人无不老理。宋代。邵雍。人无不老理,日有再中时。不老必无也,再中应有之。
《不老吟》是宋代邵雍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人无不老理,日有再中时。
不老必无也,再中应有之。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人类不可避免地经历老去的自然规律。诗人通过表述人的生命周期中的两个重要阶段,即老去和再次盛年,探讨了人生的变化与循环。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首先,诗人断言人无不经历老去的道理,这反映了自然界中一切生命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老的现象。接着,诗人提到日有再中时,指的是人的生命周期中再次回到盛年时期的情景。诗人认为,不老必然是不存在的,即使人能再次回到盛年,也必然会再次经历老去。这种观点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的本质。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将人生的变化和不可逆转的老去过程表达得深入浅出。它提醒人们要珍惜年轻和盛年时期,同时接受老去的不可避免。诗人的思考也引发了对生命的无常和人生价值的思考,使读者对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意义产生共鸣。
总之,《不老吟》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人生的变化和老去的不可避免,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它通过富有哲理的诗意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无常和变化,以及对年轻和盛年的珍惜。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