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知造化权。宋代。邵雍。人人共戴天,我戴岂徒然。须识天人理,方知造化权。功名归酒盏,器业入诗篇。料得闲中乐,无如我得全。
诗词:《苍苍吟》
朝代:宋代
作者:邵雍
苍苍吟,朝代宋,作者邵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意义和追求的思考,以及他对自由与满足的向往。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人人共戴天,我戴岂徒然。
须识天人理,方知造化权。
功名归酒盏,器业入诗篇。
料得闲中乐,无如我得全。
诗意:
每个人都与天共同存在,难道我戴天的头巾是毫无意义的吗?
只有了解天人之理,才能明白造化的奥妙。
功名归于酒杯,才艺和技能被写入诗篇。
我预料到在闲暇之中找到快乐,没有什么比我得到内心的满足更好了。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由的向往。作者观察到每个人都与天地相连,但他认为个体的价值和意义并不因此而消失。他认为只有通过了解天人之理,才能理解宇宙的运行规律,从而明白造化的权衡和安排。
在这首诗词中,作者提到功名归于酒杯,意味着他对功名利禄并不过分追求,而更看重内心的满足和自由创作。他认为才艺和技能应该被记录在诗篇之中,这体现了他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闲暇时光的期望,他相信在宁静的环境中可以找到真正的快乐。他认为没有什么比内心的满足更重要,这种满足感是奢侈和名利所无法替代的。
整首诗词展示了作者对自由、内心满足和真正价值的思考。他在追求功名利禄的世俗之外,注重个体的发展和内心的充实,表达了对自由和灵魂自由的向往。这首诗词体现了宋代士人的儒家思想和对内心境界的追求,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