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往不熙熙。宋代。邵雍。始则求人信,有知有不知。既而求自信,人或多知之。今我不求信,何人更起疑。无可无不可,安往不熙熙。
《求信吟》是宋代文学家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真实和信任的思考和追求。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始则求人信,有知有不知。
既而求自信,人或多知之。
今我不求信,何人更起疑。
无可无不可,安往不熙熙。
诗意:
这首诗探讨了真实和信任的主题。诗中以"求信"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真实性和信任的思索。诗人认为,一开始他寻求他人的信任,无论对他人的了解与否。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寻求自我认同和自我信任,他们或许更加了解他自己。然而,现在他已经不再寻求他人的信任,他在思考为什么还会有人对他起疑。最后一句表达了一种超然的心态,无论接受或拒绝,都能够安心自在地前行。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真实和信任的探索。诗人通过不同的阶段来展示他对信任的态度和变化。最初,他渴望他人的信任,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开始关注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最后,他超越了对他人意见的追求,表达了一种自信和超脱的态度。
整首诗的节奏平缓,字句简短而有韵律感。通过使用反问句和平行结构,诗人强调了他的思考和观察,并展示了他对于真实和信任的思考。最后一句"无可无不可,安往不熙熙"表达了一种豁达的心态,不论得到还是失去,作者都能够心安理得地面对。
这首诗词在表达了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具有普遍性,引发读者对于真实和信任的思考。它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展示了邵雍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思想深度,是宋代文学的一颗璀璨明珠。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