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与此心同。宋代。邵雍。天网疏难漏,世网密莫通。我心久不动,一脱二网中。高竹漱清泉,长松迎清风。此时逢此景,正与此心同。
《燕堂闲坐》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网疏难漏,世网密莫通。
我心久不动,一脱二网中。
高竹漱清泉,长松迎清风。
此时逢此景,正与此心同。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邵雍在燕堂闲坐时的心境和感悟。他通过对天网和世网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和超脱。天网象征着宇宙的法则,疏难漏表示其中的缺陷和不完美;世网则代表现实社会的琐碎和纷繁。作者说自己的心久久地不为外界所动,就像从两个网中解脱出来一样,摆脱了世俗的束缚。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作者在燕堂中的景象,高竹饮清泉,长松迎清风,形容了清新宜人的环境。最后一句表达了此时此景与作者的内心相契合,作者的内心与外界的自然景色相互呼应,达到了一种心灵的宁静与和谐。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而深沉的语言,表达了作者超脱尘世的心境。通过天网和世网的对比,作者揭示了宇宙和现实社会的种种缺陷和困扰,然而他的心却能够超越这些束缚,保持内心的宁静。高竹和长松的描绘,使人联想到自然的纯净与宁静,与作者内心的状态相呼应。
整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线,通过景物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感受,展示了宋代文人的超脱情怀和对自然的向往。同时,这首诗词也寓意着人们应当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平和,远离尘嚣与纷扰,与自然和谐相处。
总的来说,《燕堂闲坐》是一首表达了作者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诗词,通过景物描写与内心感悟相结合,给人以静谧与宁静的美感。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