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去春来不失期

出自宋代邵雍的《梁燕吟》,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iū qù chūn lái bù shī qī,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物情谁道尔无知,秋去春来不失期
今岁亲雏又成就,去地宁不重依依。
()
物情,无知,失期,成就

《梁燕吟》是宋代文学家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物情谁道尔无知,
秋去春来不失期。
今岁亲雏又成就,
去地宁不重依依。

诗意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关于燕子的画面,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时间流转和生命变迁的感慨。

诗人以燕子为喻,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景象的赞叹。第一句"物情谁道尔无知"意味着物象无法感知或理解自己的变化。燕子不知道春去秋来,但它们仍然如期迁徙。这种对自然规律的顺应和无知使人不禁感叹。

接着,诗人提到今年的幼雏已经长大成熟,表明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成长。"今岁亲雏又成就"一句表达了燕子的繁衍和生命的延续,也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最后一句"去地宁不重依依"表达了燕子离开巢穴迁徙的情景。诗人以燕子的离去暗示着离散和别离的主题,同时也传达了对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

赏析:
《梁燕吟》通过描绘燕子的生命循环和迁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变迁的思考和感慨。诗人以燕子作为意象,将自然界的景象与人类的生命相联系,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生命脆弱性的认识。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示了邵雍深刻的生命观和对人世间变幻的思考。通过对燕子的描绘,诗人唤起了读者对时间流逝、生命轮回和离别的共鸣,引发了对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媒介,通过对燕子的描绘和对时间流逝的思考,表达了对生命和时间的深刻感悟,引发了读者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和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