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莫得而咎

出自宋代邵雍的《意未萌于心》,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rén mò de ér jiù,诗句平仄:平仄平仄。
意未萌于心,言未出诸口。
神莫得而窥,人莫得而咎
君子贵慎独,上不愧屋漏。
人神亦吾心,口自处其后。
()
意未萌神莫莫得君子:(名)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正人~。[反]小人。
慎独:儒家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指在闲居独处无人监督之时,更须谨慎从事,自觉遵守各种道德准则。
自处:安置自己。犹自居;自持。自己处理;对待自己。独自居住。

《意未萌于心》是宋代邵雍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意念尚未产生于心灵之中,
言语还未从口中发出。
神灵无法窥视其中的意念,
人们无法谴责其中的言语。
君子应当珍视独处的机会,
即使上天的雨漏也不会使其感到羞愧。
人和神都能感知我的内心,
我的言语自然能够自律。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内心思想和外在言语之间的关系。诗人认为,在思考的过程中,思想尚未形成具体的言语,而言语也是在思考之后才能流露出来。他认为神灵无法窥视人的内心意念,人也无法谴责他人的言语,因为他们无法直接感知他人的内心。诗人强调君子应当珍视独处的时刻,即使遭遇困境或外界的不公,也不会使其内心感到羞愧。而人和神都能够感知诗人的内心,因此诗人呼吁自己要自律,言语要合乎道义。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示了内心和外在的关系。诗人通过对意念和言语的对比,表达了思想和言辞之间的紧密联系。他认为内心的意念是不可见的,只有在言语流露之后,人们才能了解到他人的想法。诗人还强调了君子的品质,君子应当慎重选择言辞,并珍视独处的机会,使自己的言语合乎道德。诗人将人和神的感知能力与言语的自律联系在一起,强调了言语的重要性和责任感。整首诗以简洁、含蓄的表达方式,引发读者对内心和言语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