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一善已为忧

出自宋代邵雍的《依韵和王安之判监少卿》,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rén xíng yī shàn yǐ wèi yōu,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
人行一善已为忧,何况夫君百行修。
曩日慈闱贪眷恋,多年官路不追求。
官才少列辜清德,职异上庠尊白头。
洛社逾时阻相见,许多欢意却还休。
()
人行为忧官路:官路guānlù[government-financedroad]∶官府修建的大道。后即泛指大道黄山猎地广,青门官路长。——北周·王褒《九日从驾诗》∶指仕途词林无涣水之文,官路乏甘陵之党。——唐·温庭筠《为人上裴相公启》
追求:(动)①用积极的行动来争取达到某种目的:~真理。②特指向异性求爱。
官才白头相见:相见xiāngjiàn彼此会面整个代表团在终点站与他们相见
欢意

《依韵和王安之判监少卿》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人行一善已为忧,
何况夫君百行修。
曩日慈闱贪眷恋,
多年官路不追求。
官才少列辜清德,
职异上庠尊白头。
洛社逾时阻相见,
许多欢意却还休。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对友人王安之的忧心忡忡之情。诗中表达了邵雍对于王安之行善的担忧,认为即使一个人行了一件善事已经令人担忧,更何况像王安之这样行善无数。诗人回忆起王安之曾经在朝廷中受宠爱,但多年来他没有追求官位,没有追求个人的功名地位。尽管王安之的才能超群,但他并没有追逐权势,反而宁愿在学府中从事教育工作,最终白发苍苍。洛社指的是洛阳社交场合,时间的流逝使得作者和王安之难以再次相见,许多美好的意愿只能作罢。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王安之的敬佩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忧虑。诗中通过对王安之官场生涯的描述,展现了他不同于常人的品德和追求。作者认为王安之的行善之举已经令人忧虑,因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行善者往往会成为权贵眼中的眼中钉。诗中强调了王安之不追求官位和功名地位的选择,表达了对权势和虚荣的批判。最后,作者使用了洛社逾时的意象,表达了与王安之相见的困难和遗憾,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无常。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王安之的赞美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权势虚荣的批判,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无常的感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