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有伯牙琴

出自宋代邵雍的《闲步吟》,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ān yǒu bó yá qí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
何者谓知音,知音难漫寻。
既无师旷耳,安有伯牙琴
难逼桑榆景,宁忘松桂心。
独行月堤上,一步一高吟。
()
何者知音:(名)传说伯牙弹琴,在旁听琴的钟子期能十分准确地理解音乐的含义。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没有人比钟子期更懂得他的音乐,因此不再弹琴。后来用“知音”比喻知己。
既无师旷伯牙:古代传说人物。春秋时民间琴师。善奏《高山流水》。与钟子期友善。
桑榆景独行:1.独自走路:踽踽~。2.固执己意以行事。3.志节高尚,不随俗浮沉。

《闲步吟》是宋代文人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解析和赏析:

中文译文:
何者谓知音,知音难漫寻。
既无师旷耳,安有伯牙琴。
难逼桑榆景,宁忘松桂心。
独行月堤上,一步一高吟。

诗意解析:
这首诗以表达诗人对知己的思念和对音乐的热爱为主题。诗人反问:“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知音?而真正的知音是很难找到的。”他认为自己没有广泛的师承,因此无法像伯牙那样和他的知音钟子期一起演奏琴音。他感叹现实的压力难以逼近美好的景物,但他宁愿忘却这些世俗的事物,专注于追寻内心的诗意。在月光下,他独自一人漫步在堤岸上,每迈出一步都伴随着高昂的吟唱。

赏析:
《闲步吟》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追求美好的心境。诗人通过对知音和音乐的思考,表达了对真正的知己的渴望和对艺术的追求。诗中的“伯牙琴”是指古代传说中的伯牙和钟子期,他们以琴音相和,情投意合,成为知己。诗人用这个典故来强调真正的知音难以找到。他认为自己没有受到良好的师承,无法达到伯牙的境界。然而,诗人并不因此灰心丧志,他选择了独自一人漫步在月光下的堤岸上,通过高吟来寻求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这首诗词通过对知音、音乐和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自由、追寻美好的愿望。通过独自漫步并高吟,诗人摆脱了尘世的纷扰,专注于内心的抒发和诗意的追求。整首诗词简洁明快,用意深远,展示了邵雍对音乐和诗意的热爱,并表达了他对真正知音的渴望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