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须风里听

出自宋代邵雍的《岁寒吟》,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ēng xū fēng lǐ tīng,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松百入冬看,方能见岁寒。
声须风里听,色更雪中观。
()
入冬,能见,岁寒

《岁寒吟》是宋代文学家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松百入冬看,方能见岁寒。
声须风里听,色更雪中观。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冬季中松树的形态和特点,表达了岁寒的寒冷和严厉。诗人通过观察松树的声音和外观,体察到了冬季的氛围和寒冷的特征。

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松树为主题,通过对松树声音和外观的描述,抒发了对岁寒的感受。首两句“松百入冬看,方能见岁寒”表达了诗人在冬天观察松树的意图,认为只有当松树进入冬季并且被仔细观察时,才能真正感受到岁寒的来临。

接下来的两句“声须风里听,色更雪中观”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松树的观察。诗人说松树的声音必须通过风来传递,而松树的色彩更加明显地在白雪的映衬下显现出来。这些描述营造了一个清寒的冬日景象,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岁寒的气息。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岁寒的寒冷和严酷,通过松树作为象征来传达这种寒冷氛围。同时,诗人通过对声音和色彩的描绘,使诗词更具有生动感和艺术美感。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婉约风格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冬季的严寒和沉静。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