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狄犯中国

出自宋代邵雍的《思患吟》,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í dí fàn zhōng guó,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仆奴凌主人,夷狄犯中国
自古知不平,无由能绝得。
()
主人:(名)①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人民是国家的~。②接待宾客的人(跟“宾”“客”相对)。③旧时雇用仆役的人。
夷狄

《思患吟》是宋代哲学家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仆奴凌主人,
夷狄犯中国。
自古知不平,
无由能绝得。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国家遭受侵略和主权受到蔑视的忧虑之情。诗中通过描写奴仆蔑视主人、夷狄侵犯中国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社稷安危的关切。诗人认为自古以来,人们都知道遭受不公平待遇是一种常态,但又无法阻止这种不公平的发生。

赏析:
《思患吟》的诗意深沉,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动荡和侵略的忧虑。诗中使用了简洁而有力的语言,通过对奴仆凌辱主人和夷狄入侵中国的描写,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全和尊严的关切。诗人通过这种形象的描写,呼唤人们不应对国家遭受不平等待遇和侵略无动于衷,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担忧。整首诗以简短的句子和朴素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社稷安危的深刻思考和忧虑之情。

这首诗词也反映了邵雍作为一位哲学家和文化名流的关注。邵雍是宋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文化和哲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通过这首诗词,他既表达了个人的忧虑,又反映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担忧,体现了他深深根植于儒家思想的责任感和关怀。

总之,邵雍的《思患吟》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国家遭受侵略和主权蔑视的忧虑之情。这首诗词不仅在情感上反映了作者的担忧,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位儒家学者的责任感和关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