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何处施

出自宋代邵雍的《笺年老逢春八首·这般意思难名状》,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dān qīng hé chǔ shī,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笺云:阴阳初感处,天地未分时。
言语既难到,丹青何处施
()
阴阳:1.古代哲学概念。2.日月运转之学。3.天气的变化。阴阳之变。——《吕氏春秋·察今》
初感处天地:(名)①天和地:惊~,泣鬼神。②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③境地:没想到事情会弄到这步~。
分时:分时fēnshí[time-share]在一台高速处理机上通过交叉进程操作,几乎同时地执行几个彼此独立的进程
言语:(名)说的话:他的这番~很能打动人。
丹青:(书)(名)①丹为红色的朱砂,青为青色的石青,古人常以此为颜料作画,故代指绘画。②指史册;史籍。

这首诗词是宋代邵雍的《笺年老逢春八首·这般意思难名状》。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笺云:
阴阳初感处,天地未分时。
言语既难到,丹青何处施。

诗意:
这般意思难以言表,诗人以笺云的笔名自谦,表达了一种难以用言语或绘画来描绘的情感。诗人触摸到阴阳的起源,即宇宙形成之初,此时天地尚未分隔开来。他感叹言语已无法准确表达,纵使是高超的丹青绘画,也无法表现出这种深邃的意境。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超越语言和绘画的境界,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考和感悟。通过描述阴阳的感应和天地的未分状态,诗人提出了一种无法言传的内心体验。他意识到人类的语言和艺术形式在表达某些深刻的境界时存在局限性,无法完全捕捉或表达出来。

诗人使用了“言语”和“丹青”这两种表达方式作为对比,强调了这种难以言喻的情感的复杂性和无法捉摸的性质。即使是最优秀的绘画也无法展现出这种意境的深远之处。

这首诗词通过抽象的表达方式,引发读者对语言和艺术的思考,以及对于存在于言语之外的更深层次的体验和感知的探索。它提醒人们要超越表面的形式,寻求内心的体验和理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