祗知根抱石

出自宋代邵雍的《和云》,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hī zhī gēn bào shí,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万里幙四垂,一片云自飞。
祗知根抱石,不为天为衣。
既来曾无心,却去宁有机。
未能作霖雨,安用帝乡归。
()
无心:(动)没有心思:~学习|~工作。②(副)不是故意的;无意:言者~,听者有意。[反]有心。
有机:1.原来指跟生物体有关的或从生物体来的(化合物),现在指除碳酸盐和碳的氧化物等简单的含碳化合物之外,含碳原子的(化合物):~酸。~化学。2.指事物构成的各部分互相关联协调,而具有不可分的统一性,就像一个生物体那样:~地结合起来。这三个部分是一个~的整体。
未能:不能。
霖雨:连下几天的大雨。

《和云》是宋代邵雍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万里幙四垂,
一片云自飞。
祗知根抱石,
不为天为衣。
既来曾无心,
却去宁有机。
未能作霖雨,
安用帝乡归。

诗意:
这首诗以云为主题,通过描绘云的自由飘逸和无拘无束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归属感的思考。诗中云的形象象征着自由自在的精神,与大地相连,却不受天空的束缚。诗人通过云的表象,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和归属的理解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归属的思考。首句“万里幙四垂,一片云自飞”,描绘了云的广袤无垠和自由飘逸的形象。接着诗人说:“祗知根抱石,不为天为衣”,表达了云虽然与大地相连,但不受天空的束缚,独立自主地存在。这也可以看作是诗人对于个人追求自由的心声。

第三句“既来曾无心,却去宁有机”暗示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诗人表示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目的,但离开时却希望能够有所依托和机会。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对于生命起源和归宿的思考,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在追求自由和归属感的过程中的探索和迷茫。

最后两句“未能作霖雨,安用帝乡归”,表达了诗人对于归属的渴望。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在归属的地方发挥所长,为这个世界带来一些有益的影响。诗中的“霖雨”象征着一种滋润和洗礼,诗人希望自己在归宿的地方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才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云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归属的思考和追求。诗人希望能够在归属的地方发挥自己的才华,为世界带来一些有益的影响。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