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治或乱。宋代。邵雍。君子小人,亦常相半。时止时行,或治或乱。
《治乱吟》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邵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治乱吟》中文译文:
君子小人,亦常相半。
时止时行,或治或乱。
诗词《治乱吟》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君子与小人在社会中并存的现象。"君子"指的是具有高尚品德和道德价值观的人,而"小人"则指的是品德低劣、为人自私的人。诗词展示了社会的复杂性和变幻无常的特点,君子和小人时而共存,时而相对。
诗词《治乱吟》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社会的治乱之间的对立与交替。通过对君子和小人的对比,诗人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他认识到,无论在何时何地,善恶、正邪都会同时存在。社会的现实是一个复杂的交错网络,君子和小人之间的界限并不总是清晰和固定的。
诗词中的"时止时行,或治或乱"表达了社会的变迁和不确定性。有时候,社会秩序得以维持和恢复,人们生活在相对的安定和和谐中,这是"治"的时候。而有时候,社会陷入混乱和动荡,邪恶势力抬头,这是"乱"的时候。治乱的交替是社会发展的一部分,无法完全避免。
这首诗词中的意象简练而深刻,通过对君子和小人的对比,诗人传达了对社会的思考。它提醒人们不要过分理想化社会,也不要过分悲观失望,而是要认识到社会的复杂性和变动性。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努力成为君子,维护社会的正义和秩序。
总之,诗词《治乱吟》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以君子和小人的对立为线索,揭示了社会的治乱之间的对立与交替。它对社会的现实有着深刻的洞察,并呼唤人们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为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做出贡献。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