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不得陪山躅。宋代。邵雍。岁岁群芳正烂开,锦屏山下赏春来。两年不得陪山躅,洞里仙人出未回。
诗词:《雨岁锦屏之游不克见郑令因以寄之》
朝代:宋代
作者:邵雍
雨下整年,锦屏山下,我无法与郑令相见,于是写下这首诗词寄给他。
诗词的中文译文:
岁岁群芳正烂开,
锦屏山下赏春来。
两年不得陪山躅,
洞里仙人出未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雨季的景象,表达了诗人与郑令之间因为某种原因无法相聚的遗憾之情,同时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和变化。
首先,诗人描述了每年都有美丽的花朵在绽放,整个岁月都充满了芬芳的气息,这体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美丽。锦屏山下,诗人在雨中观赏春天的到来,可以想象到山脚下景色的壮丽和动人之处。
然而,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诗人与郑令的分离之苦。诗人说自己已有两年未能与郑令一同登山踏青,这种遗憾和无奈之情在诗中得到了体现。洞里的仙人出去了,但未归,可能暗指郑令有其他的事务或原因,导致他们无法相见。这样的描写既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又增添了一丝神秘感。
整首诗词通过自然景象和情感表达,传递了作者内心的愁苦和对友谊的思念。同时,通过描绘自然界的美丽和变化,与人类的情感相结合,展现了宋代诗人邵雍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意境构造能力。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