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盐梅难尽善

出自宋代邵雍的《问调鼎》,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ǐ yǒu yán méi nán jǐn shà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请将调鼎问于君,调鼎功夫敢预闻。
只有盐梅难尽善,岂无薑桂助为辛。
和羹必欲须求美,众口如何便得均。
慎勿轻言天下事,伊周殊不是庸人。
()
功夫:(名)指武术:~片。②(名)本领;造诣。③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下~。
尽善:尽善,读音为jìn shàn,汉语词语,意思是为十分完善。
众口:众人的言论;舆论。众人之口。
天下:1.指中国或世界:~太平。我们的朋友遍~。2.指国家的统治权:打~。新中国是人民的~。
不是:(名)错误;过失:好意帮他,反倒说我的~|他总在背后说别人的~。
庸人:(名)平庸没有作为的人。

《问调鼎》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请你向君子请教,调鼎的工夫敢预知吗?只有盐和梅的调配难以尽善,难道没有姜和桂皮来辅助调味吗?和羹必须追求美味,众口如何能够一致呢?谨慎地不要轻言天下大事,伊、周之间的差别并非寻常之人所能理解。

诗意:
这首诗词借用调鼎的比喻,探讨了治理国家的艰难和复杂性。调鼎是指调配炼制药物的过程,作者以此来比喻治理国家的艰难。诗中提到盐和梅,姜和桂皮,是指调味料,暗喻治国需要各种因素的协调和配合。和羹追求美味,是指治理国家要追求安定、繁荣和人民的福祉。众口难以一致,是指不同人有不同的需求和利益,治理国家需要谨慎权衡各方利益。最后,作者告诫人们不要轻言议论天下大事,暗示治理国家需要深思熟虑,不能凭空臆断。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调鼎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治理国家的复杂性和困难。诗中运用了调味料的形象,表达了治国需要各种因素的协调和平衡。作者通过强调追求美味和众口难调的问题,提醒人们治理国家需要考虑不同人的需求和利益,追求公平和和谐。最后,作者以伊、周之间的差别来警示人们不要轻言议论天下大事,表达了治国需要谨慎权衡和深思熟虑的观点。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治理国家的复杂性,通过比喻手法和形象的描写,使诗词更具生动性和形象感。诗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品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