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应犹欠紫河车

出自宋代邵雍的《和王安之小园五题》,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ǐ yīng yóu qiàn zǐ hé chē,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小园新葺不离家,高就岗头低就窳。
洛邑地疑偏得胜,天津人至又非赊。
宜将阆苑同时语,莫共桃源一道夸。
闻说一轩多种药,只应犹欠紫河车
()
离家,得胜,阆苑,闻说,紫河车

《和王安之小园五题》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小园新修葺不离家,
高就岗头低就窳。
洛邑地疑偏得胜,
天津人至又非赊。
宜将阆苑同时语,
莫共桃源一道夸。
闻说一轩多种药,
只应犹欠紫河车。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小园子,它虽然修葺得很新,但离家并不远。高处坐着可以俯瞰岗头,低处坐着可以窥探窳地。在洛邑这个地方,地形似乎有些偏斜,但人们来到这里并不是无所谓的。应该同时赞美阆苑(古代指皇宫)的美景,而不仅仅夸奖桃源(指理想中的乐土)一处。听说这里的一座轩楼种植了很多药材,但似乎还欠缺一辆紫色的河车。

赏析:
这首诗以王安之的小园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园林景观的观察和感受。诗中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手法,通过描述小园的特点和与洛邑、天津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审美态度。

首先,作者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小园的特点:新修葺的小园离家不远,高处可以俯瞰景色,低处可以窥探细节。通过这种写景手法,使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小园的布局和景致。

其次,作者用洛邑和天津进行对比,暗示了洛邑地形的独特之处。洛邑地形“疑偏得胜”,表明其地势不平,可能带来一些困扰,但人们仍然愿意前来参观。这里的“天津人至又非赊”一句,可能指的是天津的游客也不是无所谓的,他们愿意支付费用来参观洛邑。通过对洛邑地形的描述,作者展示了自然环境的独特之处和人们对其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接着,作者呼应了阆苑和桃源这两个意象。阆苑是古代帝王的居所,象征着皇家园林的壮丽和宏伟。通过将阆苑与桃源进行对比,作者表达了对皇家园林的推崇,认为应该同样赞美阆苑,并不只是一味夸奖桃源,以突显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最后,作者提到小园中种植了许多药材,但却欠缺一辆紫色的河车。这里的“一轩多种药”可能暗喻作者的学识和才华,而“紫河车”则象征着壮丽的交通工具。这句话暗示了作者对自己学识和才华的自省和不满,希望能够更加完善和展示自己的才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小园的描绘和对比手法,表达了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赞美,以及对自身才华的反思。它展现了作者对园林美学和人文情感的独特见解,同时也呼吁人们欣赏多样的景观和珍惜自己的才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