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鼓不足听

出自宋代邵雍的《和王安之少卿雨后》,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ā gǔ bù zú tīng,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焦劳九夏余,一雨物皆苏。
蛙鼓不足听,蚊雷未易驱。
非唯仰岁给,抑亦了官输。
林下闲游客,何妨尽自愉。
()
雨物蛙鼓不足:(动)不值得:~挂齿|~为怪。②(形)不充足;不够:~之处|先天~。
易驱抑亦游客:1.游子;旅游者。2.观光者。
尽自:总是;一个劲儿地。

诗词:《和王安之少卿雨后》
朝代:宋代
作者:邵雍

焦劳九夏余,
一雨物皆苏。
蛙鼓不足听,
蚊雷未易驱。

非唯仰岁给,
抑亦了官输。
林下闲游客,
何妨尽自愉。

中文译文:

焦劳九夏已过,
一场雨,一切事物都复苏。
蛙鼓声稀弱,难以听闻,
蚊虫嗡嗡声却不易驱散。

不仅仰赖岁月的赐予,
也得到了官职的放松。
在林间自由地游玩的游客,
何妨尽情地快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邵雍所作,题为《和王安之少卿雨后》。诗人描述了雨后的景象和自己的心情。

首先,诗人通过描绘夏季的劳累和炎热,使用了“焦劳九夏余”的表达方式,意味着他经历了久热之苦。然而,一场雨过后,大地焕发生机,所有事物都恢复了活力,这体现在“一雨物皆苏”的描写中。雨水的滋润使得草木重焕生机,生命力重新充盈。

接着,诗人以“蛙鼓”和“蚊雷”来形容雨后的声音。蛙鼓声微弱,蚊虫的嗡嗡声却依然存在,这暗示了即使雨后万物复苏,但自然界中的一些琐事仍然存在,无法完全消失。这种描述也可以引申为人生中的烦恼和琐碎,无法完全消除,需要我们学会调适。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一种轻松自在的心态。他提到自己不仅依赖岁月的给予,也享受了官职带来的宽松。这种宽松可以理解为在官职中获得的悠闲和自由,使得他能够在林间自由地游玩,尽情地享受生活。这种心态告诉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寻求一份宁静和自由,尽情享受生命的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大地的复苏和诗人自由自在的心态。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自由自在的向往,给人以宽慰和启迪。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