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知富贵岂人谟

出自宋代邵雍的《秋日登崇德阁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nǎ zhī fù guì qǐ rén mó,诗句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无限高贤抑壮图,登临不用起长吁。
山川千古战争后,冠剑百年零落馀。
浪把功名为忆任,那知富贵岂人谟
丹青曲尽世间妙,写得凭栏意思无。
()
登临:(动)登山临水,泛指游览山水名胜。
山川:山和河流。
千古:(名)悠久的年代:~流传。②(动)婉辞。哀悼死者留名永久(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
战争:国家之间、民族之间、阶级之间或政治集团之间为某种政治目的进行的武装斗争。
零落馀功名:(名)①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②功绩和名声。
忆任世间:人间;世上。
意思:(名)意义;思想内容。②(名)意见;愿望。③(名)指礼品所代表的心意。④(动)指表示一点心意:~一下。⑤(名)某种趋势或苗头。⑥(名)情趣;趣味。

《秋日登崇德阁二首》是宋代文学家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无限高贤抑壮图,
登临不用起长吁。
山川千古战争后,
冠剑百年零落馀。
浪把功名为忆任,
那知富贵岂人谟。
丹青曲尽世间妙,
写得凭栏意思无。

诗意:
这首诗以秋日登上崇德阁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历史长河中英雄豪杰们的无限敬佩和景仰之情。诗中通过观赏山川和回顾历史战争的结果,表达了对英雄的思念和对光荣事业的回忆。同时,诗人也在思考权贵富贵的价值,认为功名和富贵并非人生的最终目标。最后,作者提到丹青,指的是绘画,表示绘画的妙处已经表达不尽,站在栏杆边也无法完全理解其中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以崇德阁为背景,崇德阁位于山巅,可以俯瞰山川,从而引发了作者对历史和英雄的思考。首节写崇德阁所见,山川之美,是无限高雅的壮丽景象,让人不禁惊叹,也让人心生敬佩之情。第二节通过山川千古和战争的对比,表达了对历史战争的反思,同时也表达了对英雄们的怀念之情。第三节则从功名和富贵的角度进行思考,认为这些并非人生的最终追求,而丹青则被用来比喻艺术,表示艺术的妙处难以完全被表达和理解。

整首诗写景与写意相结合,通过对山川的描绘和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英雄豪杰的敬佩之情,同时也反思人生的价值观。这首诗词在表达了对美景和英雄的赞美之余,也透露出一种超越功名富贵的思考和追求,展示了作者高尚的情操和对艺术的独特体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