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花高阁上。宋代。邵雍。赏花高阁上,负约罪难回。若许将诗赎,何时不可陪。
诗词:《别两绝》,朝代:宋代,作者:邵雍
赏花高阁上,
负约罪难回。
若许将诗赎,
何时不可陪。
中文译文:
登上高阁赏花,
背负着不履约的罪过难以挽回。
如果能用诗来赎罪,
何时才能不辜负欢愉时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邵雍的《别两绝》。诗人情景描写了自己登上高阁赏花的情景,并表达了内心的矛盾和思考。
首句“赏花高阁上”,诗人以登高赏花为背景,展示了美好的景色和宁静的氛围。然而,接下来的两句“负约罪难回”,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懊悔之情。这里的“约”指的是诗人约定的事情或承诺,而诗人却没有履行,因此感到愧疚和自责。
接着,诗人提出了一个解脱的可能:“若许将诗赎”,即通过创作诗歌来弥补自己的过失。他希望用诗歌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来赎回自己的罪过。然而,最后一句“何时不可陪”却流露出对时光流转的无奈和无法预测的心情。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短小的篇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他在美景中感到愧疚,希望通过诗歌来赎罪,然而时间的流逝却使他感到无法预测和掌控,无法确定赎罪的时机。这种矛盾和挣扎使得诗词充满了情感的张力和思考的余韵。
总之,邵雍的《别两绝》通过简洁而富有内涵的表达,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以及对过去错误的懊悔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让读者思考人生的选择和对过去行为的反思。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