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旱偶成雨

出自宋代邵雍的《望雨》,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iǔ hàn ǒu chéng yǔ,诗句平仄:仄仄仄平仄。
久旱偶成雨,方喜慰愁苦。
虽能敛尘土,不能救禾黍。
()
愁苦:(形)忧愁苦恼。
尘土:(名)附在器物上或飞扬着的细土。
不能:1.不可能;不能够。2.〈方〉不允许,不可以、不应该、没有能力。3.〈方〉不至于。
禾黍

《望雨》是宋代学者邵雍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久旱偶成雨,方喜慰愁苦。
虽能敛尘土,不能救禾黍。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场久旱之后终于下起了雨。诗人心情愉悦地表示,雨水的降临为人们带来了慰藉,解除了他们的忧愁和苦难。然而,尽管雨水能够洗去尘土,却无法挽救禾稻和谷物的凋零。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雨水的期盼和对人们困境的同情。它展现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依赖,以及对干旱所带来困境的深切感受。

首句“久旱偶成雨”以简单明了的方式告诉读者,在长时间的干旱之后,终于下起了雨。这里的“久旱”暗示了人们长期以来的苦难和希望,而“偶成雨”则表达了突然降临的雨水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和安慰。

第二句“方喜慰愁苦”进一步强调了雨水带来的喜悦和慰藉。人们在干旱中经历了无数的焦虑和痛苦,当雨水降临时,他们终于得到了解脱,心情愉悦。

然而,最后两句“虽能敛尘土,不能救禾黍”表达了作者的深切遗憾。雨水虽然能够洗去尘土,但却无法挽救已经凋零的禾稻和谷物。这里,禾黍被用来代指人们的生活和农田的收成,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对干旱带来的损失和痛苦的思考。

整首诗词以简约的表达方式,通过对极端自然现象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人们遭遇困境的同情和对自然力量的无奈。它呈现了宋代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干旱问题,以及人们对自然灾害的无奈和期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