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马迹常辚辚

出自宋代邵雍的《长安道路作》,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hē lún mǎ jī cháng lín lín,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
长安道上何沾巾,古时道行今时人。
不知寒暑与朝暮,车轮马迹常辚辚
自是此土亦辛苦,雨作泥兮风为尘。
泥尘返复不知数,大雨大风无出门。
()
沾巾时人:当时的人;同时代的人。
不知:不知道、不明白。
寒暑:(名)①冷和热:~表。②冬天和夏天,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易节。
车轮:用金属、木料或其他坚固材料做的圆形构架,其中心有一轮毂,接在或挂在轴上,可以绕轴旋转。
辚辚:指雷鸣声;车行声。
自是:1.自然是。2.自以为是。3.从此。
辛苦:(形)身心劳苦。[近]辛勤。[反]舒服|舒适。②(动)做劳苦的事:您~一趟吧!
泥尘返复:见'返覆'。
大雨:1.亦指下大雨。2.现我国气象观测规定﹐一小时内的雨量在8.0毫米以上的雨﹐或二十四小时内的雨量为25.0--49.9毫米的雨为大雨。
大风:1.风力很大的风:夜间刮起了~。2.通用风级表的第八级风。
出门:到外面去。也特指离开家乡远行。

《长安道路作》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长安道上何沾巾,
古时道行今时人。
不知寒暑与朝暮,
车轮马迹常辚辚。

自是此土亦辛苦,
雨作泥兮风为尘。
泥尘返复不知数,
大雨大风无出门。

中文译文:
长安道路上脏了手巾,
古代的路途今人经历。
不知道寒暑和日夜,
车辆和马匹的痕迹频频出现。

这片土地也是辛苦的,
雨水变成泥巴,风吹成尘。
泥尘来回不断,无法计数,
大雨和大风使人无法外出。

诗意和赏析:
《长安道路作》以长安道路为背景,描述了古代和现代人行走长安道路的情景。诗人通过描绘长安道路上的车辆和马匹的痕迹,以及天气的变化,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

诗中提到的“何沾巾”意指行路中沾上的尘土,暗喻行走的辛劳和艰难。诗句“古时道行今时人”表达了古代和现代人的共同经历,说明长安道路作为历史的见证,承载了无数人的辛劳和心血。

诗人通过运用寒暑、朝暮、车轮马迹等形象描写,表现了长安道路的繁忙和喧嚣。诗句“自是此土亦辛苦,雨作泥兮风为尘”揭示了长安道路上泥泞和尘土的现象,暗示了旅途的艰辛和不易。

最后两句“泥尘返复不知数,大雨大风无出门”描绘了泥尘和恶劣天气对人们出行的阻碍,强调了长安道路上不可预测的困难和不便。这些描写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真实反映和对时代变迁的思考。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长安道路的描写,展示了生活的辛酸和劳作中所面临的困难。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述,凸显了长安道路上的艰辛和无奈,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思考,展现了邵雍独特的诗意和审美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