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弃既能存故旧。宋代。邵雍。金须百鍊始知精,水鉴何如人鉴明。不弃既能存故旧,久要焉敢忘平生。经纶事体当言用,道义襟怀只论诚。草木面前何止万,岁寒松桂独青青。
《代书吟》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金须百炼始知精,
水镜何如人镜明。
不弃既能存故旧,
久要焉敢忘平生。
经纶事体当言用,
道义襟怀只论诚。
草木面前何止万,
岁寒松桂独青青。
诗意:
这首诗以金和水作为比喻,探讨了人的品德修养和人生境遇的主题。金需要经过百次锻炼才能显露出它的精美,而水镜只有人来照映才能明亮。作者表达了一个观点,即人的品德和价值需要通过不断的修炼和展示才能得以体现。
作者在诗中提到不要抛弃旧友,表示珍惜旧有的情谊和交往。他认为人应该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不轻易忘记自己的初心。
诗中还提到了经纶事体和道义襟怀,强调了在处理事务和思考问题时应该注重实际和诚实。作者认为在面对草木万物时,只有松树和桂花在寒冷的冬天依然绿意盎然,才是真正的顽强和坚韧。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金和水的比喻,以及对人生境遇和品德修养的思考,表达了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和价值观。作者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诗中的金和水镜象征着人的品德和人生境遇,金需要经过百次锻炼才能显露出它的精美,而水镜只有人来照映才能明亮。这种比喻揭示了人的品德需要通过不断的修炼和展示才能得以体现,同时也强调了人的行为和态度对于塑造自己的境遇具有重要影响。
诗中的观点也体现了作者对待人际关系和社会道义的看法。他主张珍惜旧有的情谊和交往,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并在处理事务和思考问题时注重实际和诚实。这些观点体现了作者对于人际关系和道德准则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最后,诗中提到的松树和桂花的形象,以及它们在寒冷的冬天依然保持绿意盎然的特点,传递了一种顽强和坚韧的品质。这种形象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表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总的来说,邵雍的《代书吟》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通过金和水的比喻,探讨了人的品德修养和人生境遇的主题,表达了为人处世的态度和价值观。这首诗词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发性,引发人们对于品德修养和人生态度的思考。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