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芳酒最多情。宋代。邵雍。春色融融满洛城,莫辞行乐慰平生。深思闲友开眉笑,重惜梅花照眼明。况是山翁差好事,可怜芳酒最多情。此时不向樽前醉,更向何时醉太平。
这首诗词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东轩消海初开劝客酒二首》。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东轩消海初开劝客酒二首》
春色融融满洛城,
莫辞行乐慰平生。
深思闲友开眉笑,
重惜梅花照眼明。
况是山翁差好事,
可怜芳酒最多情。
此时不向樽前醉,
更向何时醉太平。
诗意:
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友谊和美酒的珍惜,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时代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来展现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绪。开篇两句“春色融融满洛城,莫辞行乐慰平生”,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如何充满整个洛阳城,作者不辞而别,只希望去享受生活的乐趣,慰藉自己的一生。
接下来的两句“深思闲友开眉笑,重惜梅花照眼明”,表达了作者对亲友的思念之情。作者在闲暇时深思与朋友们的欢乐时光,他们的笑容在心中闪现,而梅花的美丽也成为了作者心目中的明亮光点,使他倍感珍惜。
接着,“况是山翁差好事,可怜芳酒最多情”,表达了作者对酒的喜爱和推崇。山翁指的是身居山中的隐士,他们以煮酒论英雄,将酒作为表达情感和交流的媒介。作者认为酒是最多情的,因为它能够唤起人们最真挚的情感,使人们更加亲近和友好。
最后两句“此时不向樽前醉,更向何时醉太平”,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向往。作者在享受酒宴的同时,也思考着和平的重要性。他暗示自己此时虽然可以陶醉于美酒之中,但更希望在和平的时代里陶醉,向往一个没有战乱和冲突的太平世界。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美酒和和平的向往之情,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对酒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整首诗意境明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给人以愉悦和思考的余地。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