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暖鸳鸯下浅沙。宋代。邵雍。洛城春色浩无涯,春色城东又复嘉。风力缓摇千树柳,水光轻盪半川花。烟清翡翠飞平岸,日暖鸳鸯下浅沙。不见君王西幸久,游人但感鬓空华。
《春游五首》是宋代文学家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游五首
洛城春色浩无涯,
春色城东又复嘉。
风力缓摇千树柳,
水光轻盪半川花。
烟清翡翠飞平岸,
日暖鸳鸯下浅沙。
不见君王西幸久,
游人但感鬓空华。
中文译文:
洛阳城的春色浩淼无边,
春景在城东又显得美好。
微风吹动,千树柳缓缓摇曳,
水光轻轻荡漾,半条河面盛开花朵。
烟雾清澈,翡翠色的鸟儿在平静的岸边飞翔,
阳光温暖,鸳鸯在浅浅的沙滩上嬉戏。
只是久久未见到君王西巡,
游人们只感到鬓发间的华丽已褪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洛阳城的春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和对君王久违的期盼之情。
首先,诗人描述了洛阳城的春色。他称赞春天的美丽无边,城东的春景更是美好。诗中的形象描写生动而具体,通过"风力缓摇千树柳"、"水光轻盪半川花"等描写,展现出风轻、水静、花繁的春天景象,给人以宁静、温暖的感觉。
其次,诗人提到了烟雾清澈、翡翠色的鸟儿在平静的岸边飞翔,阳光温暖,鸳鸯在浅浅的沙滩上嬉戏。这些描写增加了诗词的生动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春天的景色之中,感受到春日的宜人和欢乐。
然而,诗末两句"不见君王西幸久,游人但感鬓空华"则表达了作者的忧思。君王西幸指的是君主巡幸西方地区,而已经久违了。这里的"君王"可以理解为国家的统治者,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心中的理想君主。作者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君主久违的期盼和对现实的失望。游人们在观赏春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时光流逝、鬓发苍老的无奈之情。
整首诗词结构简洁,用词质朴,描绘了洛阳城的春景和作者内心的情感。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和对君王久违的期盼,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和理想境遇的向往。同样,诗中也透露出时光易逝、人事无常的哀婉之情,使读者在欣赏春景之余,也能感受到岁月流转中的沧桑和感慨。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