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能生而不能养。宋代。邵雍。天能生而不能养,地能养而不能生。火能烹而不能沃,水能沃而不能烹。天地尚犹无全功,水火何由有全能。得用二者交相养,反为二者交相凌。
《治乱吟五首》是宋代思想家邵雍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天能生而不能养,
地能养而不能生。
火能烹而不能沃,
水能沃而不能烹。
天地尚犹无全功,
水火何由有全能。
得用二者交相养,
反为二者交相凌。
中文译文:
天有生育之能而无养育之能,
地有养育之能而无生育之能。
火能将事物加热烹煮而无滋润之能,
水能滋润事物而无烹煮之能。
天地之间尚且无法完全做到两者的功用,
水与火之间又怎能有完全的能力。
只有将两者交相结合利用,
反而会使两者相互侵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天、地、火、水四个元素的对比,表达了治理和秩序维护的重要性。首先,诗中指出天可以生养万物,但却不能持续地养育它们;地可以滋润生物,但无法使其产生。火可以烹煮食物,但不能滋润它们;水可以滋润事物,但无法将其烹煮。也就是说,单独依靠某个因素是无法完成事物的全部需求的。
接着,诗人以天地和水火为例,说明了单一因素的局限性。天地之间仍然不能完全满足所有需求,水与火之间也无法同时具备完美的能力。这种局限性意味着单纯依靠某个因素,无法解决复杂的问题。
最后,诗人提出了一种解决之道,即将两者交相结合利用。只有将天地、水火等相互补充、相互制衡,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然而,当这种交相养用的关系失衡时,可能会导致相互侵凌,失去和谐与平衡。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治乱之道的观点。它提醒人们,在处理事物时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因素,不能过分依赖某一方面,也不能忽视某一方面的重要性。只有在相互协调、相互依存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