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为两世人

出自宋代邵雍的《欢喜吟》,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ǐ wèi liǎng shì rén,诗句平仄:仄仄仄仄平。
行年六十一,筋骸未甚老。
已为两世人,便化岂为夭。
况且粗康强,又复无忧扰。
如何不喜欢,佳辰自不少。
()
两世人无忧:1.没有忧患;不用担心。《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范献子谓魏献子曰:‘……从王命以紓诸侯,晋国无忧。’”《史记·张仪列传》:“为大王计,莫如事秦。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唐罗邺《上东川顾尚书》诗:“龙节坐持兵十万,可怜三蜀尽无忧。”宋朱熹《次瑞泉诗韵》:“终待寒泉食,无忧水镜昏。”2.佛教语。参见“无忧王”、“无忧树”。
喜欢:(动)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兴趣。[反]厌恶|讨厌。②(形)愉快;高兴。
不少:意思是多;毫无。

《欢喜吟》是宋代哲学家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行年六十一,筋骸未甚老。
已为两世人,便化岂为夭。
况且粗康强,又复无忧扰。
如何不喜欢,佳辰自不少。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邵雍对自己年事已高却身体仍然健康的欢喜之情。他在61岁时,虽然已经是两代人的人物,但并没有像一般老人那样衰老。邵雍自问,难道他已经化身为仙人而不再是凡人吗?他同时感叹自己身体粗壮、健康,并且没有烦恼的困扰。因此,他不禁问自己,怎么会不喜欢这美好的时刻呢?美好的时光不会少。

赏析:
《欢喜吟》体现了邵雍对于自身老年时光的乐观和满足。诗中的欢喜情绪贯穿始终,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满意和对岁月的豁达。尽管已经年过六旬,但作者的身体依然健壮,没有被岁月所摧残。他对自己的健康和无忧无虑的状态感到欣喜,并对佳辰美好的时光充满期待。

这首诗词虽然简短,但通过对年龄和健康的反思,传达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它提醒人们应该珍惜和享受每一个美好的时刻,无论年龄如何,都能保持一颗开朗的心态。诗中的欢喜情绪也传递给读者积极向上的力量,鼓励人们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乐观。

总之,邵雍的《欢喜吟》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健康和欢乐的赞美,展示了作者积极豁达的生活态度,同时也给读者带来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