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非高祖用萧难

出自宋代邵雍的《题淮阴侯庙十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gǒu fēi gāo zǔ yòng xiāo ná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若非韩信难除项,不得萧何莫制韩。
天下须知无一手,苟非高祖用萧难
()
不得:1.不可能;不允许。2.得不到;找不到。
天下:1.指中国或世界:~太平。我们的朋友遍~。2.指国家的统治权:打~。新中国是人民的~。
须知:(名)对所从事的活动应当知道的事项:乘客~|考试~。②(动)一定要知道:~胜利来之不易。
高祖:1.祖父的祖父。2.历史上称开国的君主。3.远代的祖先。

《题淮阴侯庙十首》是宋代文学家邵雍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若非韩信难除项,
不得萧何莫制韩。
天下须知无一手,
苟非高祖用萧难。

诗意:
这首诗词以韩信、项羽、萧何和刘邦等历史人物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彼此之间的关系描写,表达了一种对历史选择和因果关系的探讨。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几个历史人物的名字和事件,表达了作者对历史选择和因果关系的思考。首先,作者提到了韩信和项羽,他们是战国时期的两位著名将领,他们的纷争导致了项羽失败,没有能够终结韩国。这里作者通过使用“难除项”和“莫制韩”来形容韩信的困难和萧何未能制服韩国的无奈。

接着,作者提到了刘邦,也就是后来的汉高祖刘邦。他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最终统一了天下,建立了汉朝。这里作者使用“高祖”来形容刘邦,强调了他的伟大和功绩。而“用萧难”则指刘邦最终选择了萧何作为自己的重要辅佐,克服了许多困难和艰难,最终实现了统一天下的伟业。

整首诗词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点评,反映了作者对历史选择和因果关系的思考。作者认为历史的走向和结果取决于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没有一种绝对正确的选择。这种观点体现了作者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洞察和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历史人物的敬佩和对历史进程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