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外秋萤度

出自宋代蔡襄的《仁宗皇帝挽词七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quē wài qiū yíng dù,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
俭薄留遗诏,遵行在继承。
桐棺会稽冢,瓦器孝文陵。
阙外秋萤度,林端晓月澄。
须知无可欲,终古不骞崩。
()
遗诏:(名)皇帝临死时留下的诏书。
遵行:遵行zūnxíng[acton;followfaithfullycarryoutpolicy,divectives,guidelines]遵照执行
继承:(动)①依法承接遗产、权利等:~权|王位~人。②继续进行前人遗留下来的事业,把前人的作风、文化、知识等接过来:~先烈遗志。[近]秉承。
瓦器:用泥土烧制的器皿。亦泛指粗拙的陶器,以别于瓷器。喻微贱的人。
须知:(名)对所从事的活动应当知道的事项:乘客~|考试~。②(动)一定要知道:~胜利来之不易。
无可:犹言无可无不可。不能,无法。犹言没有可以。
终古:终古,汉语词语,读音zhōng gǔ,意思是久远,出自《楚辞·离骚》。

《仁宗皇帝挽词七首》是宋代文学家蔡襄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俭薄留遗诏,遵行在继承。
桐棺会稽冢,瓦器孝文陵。
阙外秋萤度,林端晓月澄。
须知无可欲,终古不骞崩。

诗意:
这首诗词是蔡襄为宋仁宗所写的挽辞,表达了对仁宗的哀悼和对其为人的赞美。诗中通过描绘仁宗的葬礼和墓地,以及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强调了仁宗的谦逊和不留世俗欲望的精神。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词句表达了对仁宗的追思和敬意。首句“俭薄留遗诏,遵行在继承”,表明仁宗生前以俭朴的生活方式示范臣子,并留下了遗诏,希望继承他的遗志。接下来的两句“桐棺会稽冢,瓦器孝文陵”描绘了仁宗的墓地,以及他对祖先和父母的孝心。通过这些描写,诗人向读者展示了仁宗的品德和为人之道。

下面两句“阙外秋萤度,林端晓月澄”则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来暗示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秋天的萤火虫在皇宫阙外飞过,林间的明月照耀着清澈。这里的景物变化象征着人事消长,人生如同一瞬间的飞逝。这种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使整首诗词更具感伤和凄凉之感。

最后两句“须知无可欲,终古不骞崩”表达了仁宗的无私和超脱世俗欲望的精神。蔡襄通过这两句话告诫读者,要懂得无欲无求,坚守道义,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不被世俗所困扰,走向成功。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仁宗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示了蔡襄深沉的情感和对道德伦理的追求。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仁宗的赞颂,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思考,同时呼吁人们追求无欲无求的境界。整首诗词既表达了对仁宗的敬慕,又以此为引发,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蔡襄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蔡襄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蔡襄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