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两日月精

出自宋代白玉蟾的《鍊丹不成》,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ā liǎng rì yuè jīng,诗句平仄:平仄仄仄平。
八两日月精,半斤云雾屑。
轻似一鸿毛,重如千枰铁。
白如天上雪,红如猩猩血。
收入玉葫芦,秘之不敢泄。
夜半忽风雷,烟气满寥泬。
这般情与味,哑子咬破舌。
捧腹付一笑,无使心脑热。
要整钓鱼竿,再斫秋筠节。
()
日月:1.谋生之道,生存。2.天体,即太阳和月亮。
云雾:(名)云和雾。多比喻遮蔽或障碍的东西。
鸿毛:(名)大雁的毛,比喻事物轻微或不足道:轻于~。
猩猩:1.动物名。脊椎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猩猩科。毛赤褐色,颜面裸出,身长四、五尺,手长及地,下肢短,性猛有力。也作「狌狌」。2.指猩猩血。亦借指鲜红色。
收入:1.指收进来的钱物。2.映入。如:「这样美的景色,一一收入眼底,叫人好不感动!」
葫芦:1.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叶子心脏形,花白色。果实中间细,像两个球连在一起,表面光滑,嫩时可以吃,成熟后可做器皿,也供玩赏。2.这种植物的果实。
不敢:1.没有胆量,没有勇气做某事。2.谦词,不敢当。3.不要。

《炼丹不成》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白玉蟾。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鍊丹不成

八两日月精,半斤云雾屑。
轻似一鸿毛,重如千枰铁。
白如天上雪,红如猩猩血。
收入玉葫芦,秘之不敢泄。
夜半忽风雷,烟气满寥泬。
这般情与味,哑子咬破舌。
捧腹付一笑,无使心脑热。
要整钓鱼竿,再斫秋筠节。

译文:
炼丹不成

八两的日月精,半斤的云雾残片。
轻如一根鸿毛,重如千斤铁。
白得像天上的雪,红得如猩猩的鲜血。
收入玉葫芦,守之不敢泄露。
半夜突然风雷响,烟气弥漫在空旷的夜空中。
这种情感和味道,让哑巴咬破了舌头。
捧腹大笑,让心脑不再燥热。
要整修钓鱼竿,再斩发秋筠的节。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炼丹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在炼丹过程中的种种困境和无奈。诗中的“八两日月精”和“半斤云雾屑”形象地描绘了炼丹的材料,展现了作者对炼丹工作的努力和付出。然而,无论是物质的轻重,还是颜色的纯洁与浓郁,作者都无法达到理想的状态。这种炼丹不成的遗憾和无奈通过形象的描写得到了表达。

诗中的“收入玉葫芦,秘之不敢泄”显示了作者对炼丹秘术的珍重和保密,同时也映射出作者对自己心灵世界的保护和守护。

在诗的后半部分,风雷突然响起,烟气弥漫,给整个场景增添了神秘和动荡的氛围。而“这般情与味,哑子咬破舌”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无法言说的情感和感受的无奈。

最后两句“捧腹付一笑,无使心脑热。要整钓鱼竿,再斫秋筠节。”显露出一种豁达和无奈中的幽默。作者意味深长地表达了对于炼丹失败的不畏惧和坦然,以及对于人生困境的积极应对的姿态。

整体上,《炼丹不成》以炼丹为背景,通过描绘炼丹过程中的困境和无奈,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中不尽如人意的事物的接受和调适的态度。同时,通过对物质与精神、成功与失败等对立面的对比,表达了一种豁达和幽默的心态,使诗词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白玉蟾

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白玉蟾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