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州二首。唐代。杜牧。句吴亭东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谢眺诗中佳丽地,夫差传里水犀军。城高铁瓮横强弩,柳暗朱楼多梦云。画角爱飘江北去,钓歌长向月中闻。扬州尘土试回首,不惜千金借与君。
谢眺诗中赞美此处是最好的美丽地方,夫差传记里说是他训练穿犀牛皮铠甲的水军的地方。
城高如铁桶横列劲弩硬弓,绿柳浓暗女子在红楼中做着巫山云雨的约会梦。
雕画的号角声顺着南风飘向江北,月下也常听有隐士在此唱着钓鱼歌。
扬州驾骑车马的人回头到镇江一试旅游,我将不吝啬千两黄金借给您。
参考资料:
1、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665-666
这两首诗是杜牧游览江南再次到润州(今江苏镇江)时所写的。
参考资料:
1、张金海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068-1069
第一首诗首句起势弘远。诗人登上向吴亭,极目东望,茫茫千里,一片清秋景色,给人一种极恍惚无际的感觉。诗人的万端思绪,便由登览而触引,大有纷至沓来之势。诗从眼前的景色写起,再一笔宕开,思忆起昔年游览的情形。“放歌”二字可见当年酣舞狂歌的赏心乐事,如今旧地重游,正逢惹愁的爽秋季节,神往之中隐含着往事不再的悲凉。一景一情,写诗人初上亭来的所见、所感,并点出时间、地点、事由。
颔联没有续写昔年游览的光景,而是以不尽尽之,把思路从昔年拉回到眼前,承首句写诗人下亭游览时所见的景物。润州系东晋、南朝时的重镇,也是当时士人们嬉游的繁华都会。“青苔”二句,一写先朝遗寺的荒凉清冷,一写河边酒楼盛景依然,对仗工整。从写法上看,本来是寺里长满青苔,桥下荡漾绿水,诗人却故意颠倒语序,把鲜明的色彩放在句头,突出一衰一盛的对比,形象地反映了润州一带风物人情的沧桑变迁,这就为下一联抒发思古之情创造了条件。
颈联再转,让思路从眼前出发,漫游时空,飞跃到前代。诗人由眼前的遗寺想到东晋、南朝,又由酒楼想到曾在这里嬉游过的先朝士人,巧妙地借先朝士人的生活情事而感慨。东晋、南朝的士人,旷达风流曾为一时美谈,可是他们在历史的舞台上都不过是匆匆过客,只留下虚名为后人所倾羡。中间两联由览物而思古,充满着物在人空的无限哀惋之情。
诗人似乎长时间地沉浸在遐想中,直到日落月出,江面传来一声愁笛,才把他从沉思中唤醒。诗用“月明”表明时间的推移,以见沉思之久。“更想”的“更”字,则有无限低徊往复多情之意。然而这一联的佳处,更在其意境的深远。秋夜月明,清冷凄迷,忽然传来《出塞》曲的悲怨笛声,又给诗增添了一层苍凉哀怨的气氛。诗人由笛声而更想到东晋“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的吹笛好手桓伊,他要借桓伊的笛声来传达心中的无限哀愁。丰富的想象,把时隔数百载的人事联系起来,使历史与现实,今人与古人,眼前的景物与心中的情事,在时空上融为一体。因此,诗虽将无穷思绪以一“愁”字了结,却给人以跌宕回环、悠悠不已之感。
这首诗所抒发的,不过是封建知识分子因不得志所产生的人生无常虚幻的悲叹,但在艺术上独具特色。诗忽而往古,忽而现在,忽而为一己哀愁,忽而为千古情事,忽而熔二者于一炉;挥洒自如,放纵不羁,在时空上和感情的表达上跳跃性极大。前人评杜牧的诗“气俊思活”,于此可见一斑。
第二首诗说明润州邻近对应着扬州,在长江畔城防更严密,更加适合旅游隐居,但也仍然多次成为亡国之地。
参考资料:
1、张金海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068-1069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欧桢伯贻桂树。明代。梁有誉。岭峤空传八桂林,汝多双干自丹岑。高枝寒拂星榆影,侧叶晴分若水阴。仙客偶从庐岳遇,词人谩向小山寻。何如岁晚幽窗下,金粟香飘对苦吟。
兵后与故人别,予西上,至今在扬楚,因有是寄。唐代。皎然。日月不相待,思君魂屡惊。草玄寄扬子,作赋得芜城。温温独游迹,遥遥相望情。淮上春草歇,楚子秋风生。辟士天下尽,君何独屏营。运开应佐世,业就可成名。谁借楚山住,年年事耦耕。
溪中月下寄杨子尉封亮。唐代。李益。蘅若夺幽色,衔思恍无悰。宵长霜雾多,岁晏淮海风。团团山中月,三五离夕同。露凝朱弦绝,觞至兰玉空。清光液流波,盛明难再逢。尝恐河汉远,坐窥烟景穷。小人谅处阴,君子树大功。永愿厉高翼,慰我丹桂丛。
大安二年夏四月大将军出祖王羊二公于城南堂。魏晋。陆云。翼翼王人。言告惟慕。公舆驾言。乃眷斯顾。华旗飞藻。鸣鸾振路。騑騑驷牡。嘘天载步。
寿陈伯恭三首 其一。明代。释函是。青山一望瑞烟收,松自苍苍水自流。人在暖堂进春酒,不知何处觅浮丘。
宿云窝赠陈司马。明代。徐熥。清溪九曲即蓬壶,何用遥寻五岳图。幽壑半开新净室,秘书还看旧阴符。鹓鸾班里多年别,鸡犬云中几日驱。重住云窝缘不偶,前身或恐是丹枢。
柳梢青(有谈旧娼潘氏)。宋代。蒋捷。小饮微吟,残灯断雨,静户幽窗。几度花开,几番花谢,又到昏黄。潘娘不是潘郎。料应也、霜黏鬓旁。鹦鹉阑空,鸳鸯壶破,烟渺云茫。
缘识。宋代。宋太宗。灵无知大道,极意思悠然。摩日云中雁,潇湘水似天。孤峰高远近,宝月莹团圆。信解明开悟,青霄在目前。
江北纪行十六绝 其十六 安庆谒余忠宣祠。明代。张吉。贼众侵元公死之,百年俎豆谓非宜。天弓若射欃枪日,并毁降旗与战旗。
闲趣。宋代。陆游。坚闭门来又过冬,一裘且复拥龙锺。不辞陋巷如浆冷,自爱新醅似粥醲。迎妇桥边灯煜煜,赛神林外鼓冬冬。岂惟自得闲中趣,要遣儿孙世作农。
桃谿泛舟寻方崖士玄。明代。马治。身行沙岸曲,隐见远人村。初罢桃溪雨,寒山响翠繁。薄云凝遐思,微风吹古原。登稼已云乐,欣欣田父言。予心亦何事,访旧试寻源。
蜀僧明操思归书龙丘子壁。宋代。苏轼。久厌劳生能几日,莫将归思扰衰年。片云会得无心否,南北东西只一天。
岱谷灵崖。清代。魏源。北山恒若渴,得水已足豪。何况天城墉,四壁围周遭。万木千水石,相合成空涛。置身万绿中,眉入松间毛。回顾木杪平,始觉所历高。离宫负苍翠,梵宇横山椒。当年法雨地,诸天殷海潮。逃喧入寥寂,未觉流泉嚣。僧愧隐居逸,悯我征途劳。极目云天间,陶然咏唐尧。
桂枝香。宋代。施翠岩。西凤满目。渐院落悄清,愁近银烛。多少虫书堕翠,又随波縠。姮娥半露扶疏影,向虚檐、似知幽独。浦鸿声断,枝乌漏永,芳梦难续。记旧日、离亭细嘱。早归趁香边,频泛酝酝。谁遣而今,对景黛娥双蹙。玉鞭但共秋光远,漫空怜、如许金粟。露零襟冷,萧萧更兼,数竿修竹。
二泉问无书和荅 其二。明代。林俊。倚秋高阁上松萝,载酒时闻有客过。风月几人似陶谢,春秋有笔罪王何。年催景莫愁曾结,病起诗难强为歌。十二行窝游乐遍,钓徒还拟历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