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披明月归诗肆

出自宋代白玉蟾的《淡庵倪清父》,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áo pī míng yuè guī shī sì,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地僻人闲春昼长,了然物我两相忘。
薄披明月归诗肆,细切清风入醉乡。
蜡味溪山闲里嚼,虀羹松竹静中尝。
把琴弹破世间事,净几明窗一炷香。
()
了然,相忘,明月,细切,清风,醉乡,松竹,世间,一炷香

《淡庵倪清父》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白玉蟾。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地僻人闲春昼长,
了然物我两相忘。
薄披明月归诗肆,
细切清风入醉乡。
蜡味溪山闲里嚼,
虀羹松竹静中尝。
把琴弹破世间事,
净几明窗一炷香。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僻静宁谧的生活场景,诗人生活在一个偏远的地方,闲暇自得,春天的白昼漫长。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忘却了外界的繁杂,心灵与自然融为一体。明亮的月光透过薄薄的窗纸洒进来,诗人回归到书斋中,开始书写诗篇。细细的清风吹拂着他的心灵,仿佛使他陶醉在一个无忧无虑的境地中。在闲暇之余,诗人品味着蜡烛的香气,咀嚼着溪山的宁静,品尝着虀羹(一种糕点)的美味,感受到松竹的幽雅。诗人将琴弦拨动,把琴声传递出去,将尘世的纷扰抛之脑后,唯有明亮的窗子和一炷香味在净几上飘荡。

赏析:
这首诗词以清新淡雅的笔调描绘了一个隐居者的生活情景。诗人选择了僻静的地方,享受着宁静的时光,与自然相融合,达到了心灵的安宁。诗中的明月、清风、蜡烛、溪山、虀羹、松竹等形象,都是在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诗人将自己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放下尘世的烦恼,将目光聚焦在内心的宁静与诗意的创作上。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将琴声传递给世人,但自己却保持着宁静和内心的净化。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追求宁静与自由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白玉蟾

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白玉蟾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