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酣浑不觉

出自宋代白玉蟾的《晓晴二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uì hān hún bù jué,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
昨夜天成雨,今朝水满池。
睡酣浑不觉,想见竹声奇。
()
天成,想见

《晓晴二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白玉蟾。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昨夜天降雨,今晨池塘满。沉浸在梦乡中,未曾察觉,心中却想见到竹林中奇妙的声音。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景象,作者在睡梦中未能察觉到昨夜的雨水充满了池塘。然而,尽管作者没有亲眼目睹,他的内心却渴望听到竹林中传来的奇妙声音。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作者内心感受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的画面。通过对昨夜雨水和今晨池塘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的变化。作者以自己睡醒时想象竹林声音的方式,抒发了对自然的思念和向往。这种思念和向往不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之美的敏感。

这首诗词运用了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的意象和意境简洁而生动,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使读者能够在心灵中感受到雨水和竹林的美妙之处。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淡雅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给人以一种宁静、闲适的感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形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诗中的景象和情感交融,使读者能够与作者共鸣,感受到自然之美的魅力。这首诗词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诗意和意境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白玉蟾

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白玉蟾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