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许松俱老

出自宋代白玉蟾的《皇初平故隐》,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ǒu xǔ sōng jù lǎo,诗句平仄:仄仄平仄仄。
昔日登山愿,今年破夏偿。
乘壶斟雪白,独酌判黄昏。
有许松俱老,皆为鹤所房。
能多云擘絮,若个石为羊。
怀古兴三叹,凭高眺八方。
归归天籁起,一我正诗狂。
()
登山,乘壶,雪白,独酌,多云,擘絮,怀古,三叹,诗狂

《皇初平故隐》是宋代诗人白玉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昔日登山愿,今年破夏偿。
乘壶斟雪白,独酌判黄昏。
有许松俱老,皆为鹤所房。
能多云擘絮,若个石为羊。
怀古兴三叹,凭高眺八方。
归归天籁起,一我正诗狂。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隐士登高远望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先,诗人回忆起过去的登山之愿,并表达今年夏天破例实现了这个愿望。"乘壶斟雪白,独酌判黄昏"这句话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山上,借壶斟酒,静静地品味着夏日黄昏的美景。这里的"壶"象征着诗人带上山的酒壶,"雪白"表示白酒,"判黄昏"则是指欣赏黄昏时分的景色。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山上的松树,它们已经老去,成为了鹤的栖息之地。这里的"松"和"鹤"被用作隐喻,表达了山上的自然景观已经经历了岁月的变迁,但依然保持着一种恒久的美丽和静谧。

然后,诗人用"能多云擘絮,若个石为羊"来形容山上的云朵。这句话传达了云朵飘动的景象,它们像是能够撕裂云彩,将云朵分割成片片白絮。"石为羊"则是一种幻想,将云朵想象成了一个个雄伟的石山,仿佛山上的羊群。

最后,诗人怀古叹今,情感激发,发出三次叹息,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慨。"凭高眺八方"表示诗人站在高处远望,眺望八方,感叹人世间的广阔与多变。

整首诗词以"归归天籁起,一我正诗狂"作为结尾。"归归"表示诗人的心灵回归自然,回归本真。"天籁起"指的是在这宁静的山林间,一种美妙的天籁之音在诗人心中响起。"一我正诗狂"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将自己沉浸在诗意之中,达到一种超脱凡尘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自然山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艺术的思考与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白玉蟾

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白玉蟾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