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如月月何如

出自宋代白玉蟾的《凤箫阁翫月四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ǐ xīn rú yuè yuè hé rú,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凤箫吹断无人见,但有寒光拂太虚。
仰面笑天天亦笑,此心如月月何如
()
寒光:1.寒冬的景象。2.刀剑的光芒。3.月光。
太虚:1.天空。2.空虚寂寞的境界。3.近代一位僧人的法号。4.谓宇宙。5.古代哲学概念。
仰面:(动)脸朝上:~滑倒。
亦笑月月何如:1.如何,怎么样。2.如何,怎么样。又指怎么办。3.如何,怎么样。用于陈述或设问。3.何似,比……怎么样。4.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胜过或不如。5.犹何故。

《凤箫阁翫月四首》是宋代诗人白玉蟾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凤箫吹断无人见,
但有寒光拂太虚。
仰面笑天天亦笑,
此心如月月何如。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在凤箫阁中独自欣赏月光的情景。尽管没有人能听到凤箫的声音,但是月光却柔和地洒在太虚的虚空之中。诗人仰望着天空,面带微笑,而天空也似乎在回应,笑着与他对视。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喜悦和宁静,将自己的心境比作皎洁的月亮。

赏析:
这首诗词以虚幻的意象勾勒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凤箫吹断,寒光拂太虚,表现了诗人身处的环境是一种超脱凡俗、超越现实的境地。凤箫作为一种神话中的乐器,象征着美好与神秘,它吹断了却无人能够听到,强调了诗人的孤独和超然。而拂太虚的寒光则给人一种清幽的感觉,宛如月光洒在虚空之中,给人以宁静和超脱的感受。

诗的下半部分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宁静。诗人仰面望天,面带微笑,而天空也回应他的微笑。这种对天地间的交流和共鸣,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展示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最后两句“此心如月月何如”,通过将自己的心境比作皎洁的月亮,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充实,也暗示了诗人对于月亮的喜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首诗词通过对凤箫阁中观赏月亮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追求和内心的宁静。同时,诗人借助凤箫和月亮的象征意义,呈现了一种超越现实的境界,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超然世俗的美好与神秘。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白玉蟾

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白玉蟾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