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箫阁翫月四首。宋代。白玉蟾。凤箫吹断无人见,但有寒光拂太虚。仰面笑天天亦笑,此心如月月何如。
《凤箫阁翫月四首》是宋代诗人白玉蟾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凤箫吹断无人见,
但有寒光拂太虚。
仰面笑天天亦笑,
此心如月月何如。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在凤箫阁中独自欣赏月光的情景。尽管没有人能听到凤箫的声音,但是月光却柔和地洒在太虚的虚空之中。诗人仰望着天空,面带微笑,而天空也似乎在回应,笑着与他对视。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喜悦和宁静,将自己的心境比作皎洁的月亮。
赏析:
这首诗词以虚幻的意象勾勒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凤箫吹断,寒光拂太虚,表现了诗人身处的环境是一种超脱凡俗、超越现实的境地。凤箫作为一种神话中的乐器,象征着美好与神秘,它吹断了却无人能够听到,强调了诗人的孤独和超然。而拂太虚的寒光则给人一种清幽的感觉,宛如月光洒在虚空之中,给人以宁静和超脱的感受。
诗的下半部分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宁静。诗人仰面望天,面带微笑,而天空也回应他的微笑。这种对天地间的交流和共鸣,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展示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最后两句“此心如月月何如”,通过将自己的心境比作皎洁的月亮,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充实,也暗示了诗人对于月亮的喜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首诗词通过对凤箫阁中观赏月亮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追求和内心的宁静。同时,诗人借助凤箫和月亮的象征意义,呈现了一种超越现实的境界,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超然世俗的美好与神秘。
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白玉蟾。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次韵南伯唐福道中。宋代。郭印。宿雨郊原润,晨风草木凉。村醪饶客醉,山鸟笑人忙。石罅泉能洁,篱根笋自香。箯舆终日倦,惆怅旧林塘。
去思篇赠感恩汪大尹。明代。钟芳。我田亢燥,汪尹泽之。我氓颛蒙,汪尹迪之。和我髦倪,爰暨夷黎。百有馀年,如尹实稀。有美如玉,或疵以瑕。诡言眩
挽何南坡。宋代。王柏。少公禀气后三年,易箦翻居三日先。学数弟兄犹间有,寿随父母独谁全。悲哉易感精神往,造化难凭祸福迁。应恨南山人远去,从今独卧北山阡。
黎定宇亲家招饮白鹤峰陈孟嘉偶集。明代。张萱。新秋结客共扶藜,娱老亭边酒一挥。白鹤已随人共去,片云空与雁同飞。麈毛欲落逢惊座,烛跋频移未解围。为语严城休禁夜,厌厌不醉客无归。
被旨许浦阅舟归。宋代。袁说友。皇家百万兵,一一拱行阙。朌恩劳军士,有诏涓良月。鸣鸾肃天仗,君王自亲阅。旌旗照鼙鼓,铠甲耀冰雪。金缯辱君赐,再拜嵩呼叠。天子曰嘻哉,长江殆虚设。云屯皆壮士,宁有中外别。乃命臣某某,腆犒均行列。许之问军旅,利害与优劣。臣闻畴昔论,舟师利通捷。出入如风驰,进退如电制。乡来经始意,规置有余烈。更张一何误,事亦随废缺。横舟卧平沙,鍪胄半折裂。蒙冲才什五,水卒无枭杰。只今众弊见,嘌不一语决。往往忧国者,无路伸喙舌。小臣愧不敏,衔命纡华节。愿陈一得虑,竹头而木屑。方略许图上,稽首思罄竭。君王赦其愚,臣敢毕其说。
绍兴祀九宫贵神十首 其一 降神用《景安》。。宋代。郊庙朝会歌辞。紫阙幽宏,惟神灵尊。辅成泰元,赞役乃坤。曰雨曰旸,缊豫调纷。享荐陨光,蒙祉如屯。
赠王光大。元代。倪瓒。荆溪王隐士,相见每从容。借地仍栽竹,巢云独傍松。青苔盘石净,嘉树绿阴重。约我同栖遁,嵩高第几峰?
怀张兼善。明代。蓝仁。社酒醒来曾送客,秋山望断未还家。雨声门巷萧萧叶,霜信园林采采花。念我草堂初伐木,候君松径自煎茶。角巾藜杖随诗兴,十里青山日未斜。
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兼遗营草堂资。唐代。杜甫。客里何迁次,江边正寂寥。肯来寻一老,愁破是今朝。忧我营茅栋,携钱过野桥。他乡唯表弟,还往莫辞遥。
含云寺书事六绝句。宋代。杨时。夹屋青松长数围,午风摇影舞僛。幽禽叶底鸣相应,时引残声过别枝。
送真舍人帅江西八首。宋代。刘克庄。舶客珠犀凑郡城,向来点涴几名卿。海神亦叹公清德,少见归舟个样轻。
十二月初七日述怀。宋代。张九成。谪居寂寞岁将阑,几案凝尘酒盏乾。落落雨声檐外过,愔愔雪意座中寒。孤飞只影人谁念,万里长途心自安。世事悠悠君莫问,雪芽初碾试尝看。
凌云。宋代。李新。江汇潀流摇地轴,路穷九顶切彤霄。半犁好雨田香润,一簸残花春寂寥。土马未騣愁败草,仙人得杖厌灵苗。与公莫论从前事,楚些游魂却可招。
调笑/调笑令。宋代。晁补之。相忆。顿轻掷。春草佳名渐赠璧。长洲茂苑吴王国。自有芊绵碧色。根生土长铜驼陌。纵欲随君争得。
春歌。宋代。苏泂。山人昨日到,野棠连夜开。啼鹃背山去,流莺度水来。草长留款步,花残劝馀杯。于焉早复暮,行坐摘青梅。
履素使君邀集衙斋中嗣君出迓仅五龄风仪韶润而衣裳楚楚如老成人赋赠二绝 其二。明代。胡应麟。径寸骊珠夜色悬,衣裳楚楚画堂前。抽毫异日兰台坐,会学盈川赋浑天。
感怀。明代。林文俊。细雨梧桐外,萧然草阁秋。病馀还药石,梦里只松楸。世事看多丑,妻孥劝早休。不愁生计薄,万卷是良畴。
江滨晚霁。宋代。戴炳。十里平沙路,人行晚霁间。水光涵远树,云影度空山。吹浪江豚怒,摩霄野鹤闲。渔翁醉吹笛,小艇泊前湾。
游虞山。宋代。陈蒙。野店杏花红满枝,江南天气早春时。青山笑我何何晚,白发催人老不知。云窦雪消龙涧满,星坛树偃鹘巢危。明朝欲尽登临兴,还赴云间羽士期。
武昌柳二首。明代。钱希言。容颜消息转悠悠,暗忆飞绵上翠楼。谢氏女郎空有赋,卢家少妇不知愁。阴疑灞水桥边合,丝学灵和殿里柔。若向吴昌折春色,绿条留取系归舟。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读朱文公年谱至天大明赋十。元代。方回。草制无知傅伯寿,问诗不答陈傅良。王淮林栗胡紘辈,仲尼日月曾可伤。
蝶恋花·小院菊残烟雨细。宋代。程垓。小院菊残烟雨细。天气凄凉,恼得人憔悴。被暖橙香羞早起。玉钗一任慵云坠。楼上珠帘钩也未。数尺遥山,供尽伤高意。伫立不禁残酒味。绣罗依旧和香睡。
宋宗鲁七咏 其五 蔬园剪雨。明代。张宁。春山逢夜雨,剪韭入荒园。绿润茨菰饭,寒生苜蓿盘。时穷聊自给,身在任加餐。肉食知谁补,齑盐重尔存。
次韵李公择谢黄学士惠文潞公所送密云小团一。宋代。苏颂。小团品外众茶魁,宅相分从宰相来。南省同僚得传玩,朵颐终日味山雷。
恒岳晨望有怀。唐代。李夐。二仪均四序,五岳分九州。灵造良难测,神功匪易酬。恒山北临岱,秀崿东跨幽。澒洞镇河朔,嵯峨冠嵩丘。禋祠彰旧典,坛庙列平畴。古树侵云密,飞泉界道流。从官叨佐理,衔命奉珍羞。荐玉申诚效,锵金谅有由。郊原照初日,林薄委徂秋。塞近风声厉,川长雾气收。他乡饶感激,归望切祈求。景福如光愿,私门当复侯。
长安道。唐代。孟郊。胡风激秦树,贱子风中泣。家家朱门开,得见不可入。长安十二衢,投树鸟亦急。高阁何人家,笙簧正喧吸。
折梅赠答二首 其一。宋代。赵蕃。送君祇数梅花节,开到岭梅君不回。折得花来有重出,妾惟孤影愧妆台。
舟晚。明代。顾璘。扬帆背落日,云昏半溪阴。归鸦已喧噪,游凫尚浮沈。奔程促橹节,警戍悲笳音。龙标夕烟暗,悠悠伤客心。
和杨仲轲春难度 其三。宋代。文同。春难度。池浮花,墙拥絮。枕书睡,树阴午。日长几何万尺许。春难度。
初夏旅中五首。宋代。杨公远。每忆吾庐隐者居,天然景物足清娱。树林阴翳莺求友,帘幕深沈燕引雏。可钓可耕盘谷序,堪诗堪画辋川图。何当归去北窗卧,能胜羲皇以上无。
黄莺儿。元代。侯善渊。欢喜欢喜。渐得清活计。透烟萝、湛湛圆明,照蓬瀛彻底。物外逍遥无拘系。任水云霞际。料家中指望还乡,我不去不去。
田园吟。宋代。戴复古。自古田园活计长,醉敲牛角取宫商。催耕啼后新秧绿,锻磨鸣时大麦黄。桐树着花茶户富,梅林无实秫田荒。狂夫本是农家子,抛却一犁游四方。
杨武选挽诗。明代。李东阳。十载长安梦未醒,离堂风雨思冥冥。书随洛下舟中犬,身逐台南水上萍。卫国精灵应寂寞,郭家池馆半凋零。寡妻稚子衔哀意,谁作张圆死后铭。
筑墙围雷峰塔诗以纪之。清代。禅一。五季纷纷首朱梁,乘时割据钱镠王。此塔肇建自忠懿,依稀记得妃子黄。去今八百有馀载,中遭劫火烧颓唐。剧中靓妆妖蛇出,众目争看窈窕娘。法胜有如鬼子母,战退揭谛走金刚。金山高擎一盏罩,不能跋扈恣飞扬。此妖亦是有情种,轻身失志为高阳。黄乃对白是寄托,以伪作真骇众盲。乡愚不喻窃砖去,将去磨刀切柔桑。妄言此砖镇妖孽,蛇蝎永不来蚕房。从此剔出有万万,古塔势欲倒高冈。十景之中少一景,于是山僧为主张。若云鼎新工浩大,且围八尺黄泥墙。斯举傍人皆赞叹,保护塔身计最良。我闻兴修也生喜,作诗记美助宣扬。
登梁山县亭。宋代。晁公溯。举觞自起劝西风,吹尽千林木叶红。遮断前山浑不见,恐妨极目送飞鸿。
和李司录喜雨诗。南北朝。庾信。纯阳实久亢。云汉乃昭回。临河沉璧玉。夹道画龙媒。离光初绕电。震气始乘雷。海童还碣石。神女向阳台。云逐鱼鳞起。渠随龙骨开。崩沙杂水去。卧树拥槎来。嘉苗双合颖。熟稻再含胎。属此欣膏露。逢君摛掞才。愧乏琼将玖。无酬美且偲。
赠永崇李将军充襄阳制置使。唐代。李洞。拜官门外发辉光,宿卫阴符注几行。行处近天龙尾滑,猎时陪帝马鬃香。九城王气生旗队,万里寒风入箭疮。从此浩然声价歇,武中还有李襄阳。
杂感。宋代。陆游。肉食养老人,古虽有是说,修身以待终,何至陷饕餮。晨烹山蔬美,午漱石泉洁,岂役七尺躯,事此肤寸舌。
李舍人孤山草堂坐雨。明代。王稚登。笋舆行过断桥来,楼上银罂水上开。白鸟数行犹似鹤,青山五月已无梅。雨昏不辨丝千缕,湖绿浑疑酒一杯。几欲题诗题未得,舍人元是谪仙才。
题陶贞白故居。宋代。徐照。徵居上天后,有屋在松根。一片仙坛石,却当僧寺门。居山称宰相,隔代绝儿孙。太傅新为记,今来亦不存。
衢信道间见紫薇花。宋代。程公许。紫薇花自非凡品,何事栖极枳棘丛。白发舍人羞见道,相逢那敢恨飘蓬。
吴舍人明可徙居同徐子与刘子成二比部夜集得书字。明代。谢榛。仙郎近卜居,几乘载图书。邻里通名后,墙头过酒初。漏沉丹禁远,烛动碧窗虚。补衮才无暇,明朝向石渠。
答张岱杉。清代。郑孝胥。清明在躬真养气,寡欲可使清且明。气为之本形为末,馀事犹足持吾形。超观超超必了此,力行实难无异理。若非仗义行人间,漫浪长生不如己。
莫登楼。宋代。梅尧臣。莫登楼,脚力虽健劳双眸,下见纷纷马与牛。马矜鞍辔牛服輈,露台歌吹声不休。腰鼓百面红臂韝,先打六幺後梁州。棚帘夹道多夭柔,鲜衣壮仆狞髭虬。宝挝呵叱倚王侯,夸妍斗艳目已偷。天寒酒醺谁尔侜,倚楹心往形独留,有此光景无能游。粉署深沉空翠帱,青绫被冷风飕飕。怀抱既如此,何须望楼头。
西江月(十之四)。宋代。夏元鼎。 举世沈迷大道,傍门小法求丹。咽津纳气等成仙。真个无知痴汉。何异雄鸡抱卵,梦同哑子交言。阴阳非类隔天渊。总是盲修瞎炼。
寄孟五少府。唐代。高适。秋气落穷巷,离忧兼暮蝉。后时已如此,高兴亦徒然。知君念淹泊,忆我屡周旋。征路见来雁,归人悲远天。平生感千里,相望在贞坚。
西域引。近现代。谭嗣同。将军夜战战北庭,横绝大漠回奔星,雪花如掌吹血腥。边风冽冽沉悲角,冻鼓咽断貔貅跃,堕指裂肤金甲薄。云阴月黑单于逃,惊沙锵击苍龙刀,野眠未一辞征袍。欲晓不晓鬼车叫,风中僵立挥大纛,又促衔枚赴征调。
金鱼。明代。朱之蕃。谁染银鳞琥珀浓,光摇鬐鬣映芙蓉。清池跃处桃生浪,绿藻分开金在镕。丙穴灵源随地涌,离宫正色自天钟。群鱼漫尔同游泳,□见飞空化赤龙。
和欧伯庸。元代。郭钰。飞光忽忽催人老,白发不期来独早。气钟寒柏兀孤高,目眩春花自颠倒。平生筹策无一奇,著身山岩乃所宜。往事尽付东流水,惟有知心劳梦思。酒酣拔剑为君起,爱君近来诗句美。思君不见独长哦,一唱三叹情未已。结交何必黄金多,长松千尺悬丝萝。王门伶人不肯作,其若高山流水何。昨日花开今日落,东风虽好亦云恶。百年会面能几时,乘兴须来不须约。
鸬鹚。唐代。杜荀鹤。一般毛羽结群飞,雨岸烟汀好景时。深水有鱼衔得出,看来却是鹭鹚饥。
阻风。宋代。刘子翚。晚岁多悲风,江湖浪峥嵘。扁舟渺无依,日暮犹孤征。重岗拥滞协,迥隰飘浮霙。系舟古岸边,缆断舟复横。天寒鸿雁稀,滞留知旅情。颓崖震林谷,客子心夜惊。披衣待清晓,缺月西南明。远游多所怀,益遣归思盈。
书屋壁。宋代。陆游。筑室镜湖滨,于今四十春。放生鱼自乐,施食鸟常驯。土润观锄药,灯清论养真。桃源处处有,不独武陵人。
访约斋三绝。宋代。姜特立。满城车马隘如云,百万人家暗市尘。忽到南湖湖上看,始知物外有高人。
寄李鹤田。宋代。汪元量。南泉多载夜光还,健步移梅种玉山。八十二翁犹矍铄,苦吟不放此心闲。
镇西。清代。屈大均。边风边雨,若重阳寒绝。教榆柳、未秋无叶。枝枝雪。趁胡鹰始击,代马初肥,禽呜兽咽。云东云西围猎。向高阙。相将蒙古部,南飞倏忽。更千群、锦袍驰突。女回鹘。笑鞍捎紫兔,箭落黄雕,腥臊自割。胭脂半点鲜血。
杂感三首。明代。张煌言。平陵畴昔富梧桐,闻说樵苏树已童;华表亦含千载恨,空传鹤梦到江东。
次前韵。宋代。陆游。乌帽红尘过去身,荒山野水又经春。残年欲尽初闻道,薄宦宜休不问人。一局枯棋忘日月,数斟浊酒约比邻。石帆山下菱歌断,未叹临风白发新。
履斋先生下颁参附往体以谢。宋代。陈起。有客号奚毒,西来自赤水。外负炎炎气,内存温粹美。当年杨天惠,夸大不绝齿。解后段氏子,即之殊可喜。却邪乃素心,调中古无比。世仰大医王,民瘼咨朝市。二子愿托身,赴汤任驱使。兴怜维摩老,遣前护衰毁。病魔亟退舍,怡然得安垒。缅想蓄牛溲,陋哉子韩子。既非瞑眩剂,厥疾无瘳理。一念卫生恩,百拜额加子。
又次题敦煌志书原韵四首 其二。清代。苏履吉。秩事重编订,名贤信可传。残碑标石洞,旧志附金泉。迁到人分地,飞来马自天。犹嗟今昔异,纪载笔非椽。
惜分飞。宋代。袁去华。雨过残阳明远树。树底鸣蝉无数。临水人家住。靠西便入江南路。曲迳通幽深几许。翠竹短窗无暑。小立凭肩语。个中曾是孤眠处。
裴司士、员司户见寻(一题作裴司士见访)。唐代。孟浩然。府僚能枉驾,家酝复新开。落日池上酌,清风松下来。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谁道山公醉,犹能骑马回。
立夏前一日登马氏山亭。宋代。朱翌。百忧不到酒三行,万事尽休棋一枰。梅子未黄先着雨,樱桃欲熟正防莺。忽惊夏向明朝立,便恐春从此地更。数蝶飞来花寂寞,乱蛙鸣处水纵横。
蝶恋花。宋代。赵令。因授之以贻崔氏,自是复容之。朝隐而出,暮隐而入,同安于曩所谓西厢者,几一月矣。张生将之长安,先以情谕之。崔氏宛无难词,然愁怨之容动人矣。欲行之再夕,不复可见,而张生遂西。奉劳歌伴,再和前声。商调十二首之七一梦行云还暂阻。尽把深诚,缀作新诗句。幸有青鸾堪密付。良宵从此无虚度。两意相欢朝又暮。争奈郎鞭,暂指长安路。最是动人愁怨处。离情盈抱终无语。
看西涧作画戏作长句。清代。钱世锡。村优登春台,歌舞眩儿童。儿童观剧亦何乐,但爱官人乌帽穿袍红。世人看画亦论诗,何异村童看剧短识知。白描高手屏不爱,惟爱十斛涂胭脂。西涧作画如作诗,沈吟取格每逾时。忽然有得快落笔,雨叶风枝随手为。劝君伸纸弗高格,多画牡丹多著色。商彝周鼎弃沟渠,吴门药制宣炉百金直。我今颓唐百不惜,胡琴碎市亦何益。望君画贵多直钱,分我润笔沽酒吃。
鹊桥仙(和李易安金鱼池莲)。宋代。朱敦儒。白鸥欲下,金鱼不去,圆叶低开蕙帐。轻风冷露夜深时,独自个、凌波直上。幽阑共晚,明珰难寄,尘世教谁将傍。会寻织女趁灵槎,泛旧路、银河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