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我身如僧。宋代。白玉蟾。佳人遽成古,冰魂唤不譍。料得冥冥中,怜我身如僧。松间一太息,树吼苍云崩。幽愁积如山,心上一层层。成连与瓠巴,枯骨悲荒陵。
《秋宵辞》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白玉蟾。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佳人匆匆成为古人,
冰冷的灵魂无法呼唤回来。
我想必在暗中,
佛陀会悯悯怜爱我的身躯。
松林中传来一声叹息,
树木呼啸着苍天崩裂。
幽深的忧愁积蓄如山峰,
我的心中层层叠叠。
成连和瓠巴,
枯骨哀叹着荒凉的陵墓。
诗意:
《秋宵辞》描绘了一种深沉的忧愁和思念之情。诗中的佳人已成为远古的存在,无法再与她相见,作者心中对她的思念如冰魂无法唤醒。同时,他意识到自己注定孤独,仿佛身如僧侣一般。在松林之间,作者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叹息声,仿佛树木呼啸着苍天崩裂,象征着他内心的痛苦和不安。他的忧愁如同积蓄在山峰上的云雾,心中的痛苦层层叠叠,无法消散。最后,诗中提到了成连和瓠巴,他们是古代的人物,枯骨哀叹着荒凉的陵墓,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忧伤。
赏析:
《秋宵辞》通过抒发作者内心的忧愁和思念之情,展现了深邃的诗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形象化的语言,如佳人成为古人、冰魂唤不醒、松林中的叹息声等,使得诗情更加丰富深沉。通过对树木呼啸苍天崩裂的描写,以及积蓄如山的幽愁,诗人表达了内心的痛苦和不安。最后,通过引用成连和瓠巴的形象,进一步加深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忧伤,给人以深远的思考。
整首诗以忧愁为主题,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思念之情。通过诗人细腻的描写和形象化的语言,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情感的震撼和共鸣。这首诗词在情感表达和意象构建上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能够引起读者对人生、时光和命运的思考。
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白玉蟾。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