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山道人定初起

出自宋代洪咨夔的《瀑布》,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ā shān dào rén dìng chū qǐ,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
青壁双尖长剑倚,博山突兀晴烟紫。
槐里先生醉欲醒,丫山道人定初起
摩挲两眼看飞虹,猛悟此身如此水。
昆仑绝顶有真瀑,倒泻生肥玉池裹。
淙淙夜半漱白石,十二琼楼浸清泚。
是中有味人不知,白练银河较形似。
()
长剑,突兀,先生,摩挲,两眼,猛悟,此身,玉池,淙淙,白石,琼楼,有味,不知,银河,形似

《瀑布》是一首宋代洪咨夔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瀑布
青壁双尖长剑倚,
博山突兀晴烟紫。
槐里先生醉欲醒,
丫山道人定初起。
摩挲两眼看飞虹,
猛悟此身如此水。
昆仑绝顶有真瀑,
倒泻生肥玉池裹。
淙淙夜半漱白石,
十二琼楼浸清泚。
是中有味人不知,
白练银河较形似。

译文:
瀑布
青色的岩壁上,两座尖峰仿佛长剑倚靠,
高耸的山峰突兀地冲破云霞,呈现紫色。
槐树下的先生正从醉梦中苏醒,
山间的道士刚刚开始修行。
摩挲着双眼,凝望着飞过的彩虹,
突然领悟到自己的存在就像这一条流水。
昆仑山的绝顶上有一条真正的瀑布,
倒泻而下,形成肥沃的玉池。
淙淙的声音在半夜清冽地冲刷着白色的石头,
十二座琼楼被湍急的水浸泡着。
其中的味道只有真正懂得的人才能体味到,
就像白色的细线在银河中若隐若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山水景色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寓意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道理的思考。

诗中的瀑布是以青壁双峰倚靠的形象展示出来,形容瀑布的雄伟和壮丽。山峰冲破云霞,呈现紫色,给人一种奇特的美感和意境的感受。

诗中的槐里先生和丫山道人代表了不同的人物,一个是文人,一个是修行者,他们在观赏瀑布时有所领悟。摩挲双眼看飞虹的动作象征着对世界的洞察和领悟。诗人通过描写这两个人物的行为,表达了人们在自然中思考和感悟人生的智慧之处。

诗中的昆仑绝顶的真瀑和倒泻而下的水形成了玉池,形容了自然景观的美丽和肥沃。夜半淙淙的水声冲刷着白石,琼楼被清泚所浸泡,给人一种宁静、神秘的感觉。

最后两句表达了这种美景中的特殊意味,只有真正懂得欣赏的人才能领悟到。白色的细线在银河中若隐若现,形象地描绘了景色的美妙和难以捉摸的特性。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山水景色和人物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的壮丽和美丽,同时融入了对人生和智慧的思考。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情赞美和对人生意义的思索。通过欣赏和领悟自然景色,人们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认识到自己与自然的联系和共通之处。整首诗给人一种宁静、神秘的感觉,读者可以通过细细品味其中的意境和寓意,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人生的哲理。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