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幽人无一事

出自宋代曾几的《石菖蒲》,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mò dào yōu rén wú yī shì,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窗明几净室空虚,尽道幽人一事无。
莫道幽人无一事,汲泉承露养菖蒲。
()
空虚,幽人,一事,莫道,承露,菖蒲

诗词:《石菖蒲》

窗明几净室空虚,
尽道幽人一事无。
莫道幽人无一事,
汲泉承露养菖蒲。

中文译文:

明亮整洁的窗户,空荡寂寥的房间,
人们都说幽居者毫无所事。
不要说幽居者无所事,
他汲取泉水,用露水滋养着石菖蒲。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石菖蒲》出自宋代作者曾几之手,通过描绘一个幽居的人物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首两句“窗明几净室空虚,尽道幽人一事无。”给人一种静谧、空寂的感觉。诗中的幽人被认为无所事事,没有任何活动,这种空虚的状态也延伸到他所居住的房间,整洁而空旷。

然而,接下来的两句“莫道幽人无一事,汲泉承露养菖蒲。”则颇具启发性。诗人告诫人们不要妄下断言,认为幽居者没有任何事情可做。诗人通过比喻,将幽居者的生活与汲取泉水、用露水滋养石菖蒲的行为相对应。石菖蒲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植物,需要细心呵护才能生长茂盛。幽居者以自然之道,用平凡的行动滋养着这种生命,展现了他内心深处的丰富与充实。

整首诗通过对幽居者的描绘,表达了一个以平静、宁静的生活为基础的人,内心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思考。诗中透露出对闲逸生活的追求,以及通过与自然亲近来实现内心的满足。这种追求宁静、远离尘嚣的精神境界在宋代文人士人中十分流行,这首诗也成为其代表之一。

总之,这首《石菖蒲》通过对幽居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追求宁静、与自然共生的精神追求,同时也启示人们不要轻视那些看似平凡的生活与行为,其中可能蕴含着更多美好和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曾几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曾几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