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二首。宋代。曾几。政喜溪南宅,还乘剡县船。归来知底日,老去惜馀年。觞咏虽休矣,音书未寂然。省郎君旧物,消息已真传。
《又二首》是宋代曾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政喜溪南宅,
还乘剡县船。
归来知底日,
老去惜馀年。
觞咏虽休矣,
音书未寂然。
省郎君旧物,
消息已真传。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政治生涯的喜悦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中描绘了作者回到自己位于溪南的住宅,乘坐剡县的船只归来。他意识到时光已逝,明白自己渐渐老去,对时间的流逝感到惋惜。虽然他已经停止了饮酒和吟咏,但音信和书信仍然不断。他回忆起与省郎君的往事,消息已经真实地传达到他这里。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光阴流逝的思考和对时光的珍惜之情。作者通过描述自己的政治生涯和归家的情景,展现了对政绩和家庭的关注。诗中使用了对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通过对庄重与轻松、过去与现在的对比,表达了人生阶段的变迁和对时间的感慨。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友情的怀念和对消息的关注,展示了他对人际关系的重视。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对珍贵时光的珍视之情。通过对政治和个人生活的对比,诗人呈现了人生各个阶段的变迁和不同的价值取向。这首诗词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典型情怀,展示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深刻思考,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曾几。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浣溪沙。宋代。贺铸。双鹤横桥阿那边。静坊深院闭婵娟。五度花开三处见,两依然。水眄难禁频领□,歌云犹许小流连。破得尊前何限恨,不论钱。
颂古十三首。宋代。释德光。亲到龙潭不见龙,纸灯吹灭眼头空。一条白棒掀天地,灭却西来达磨宗。
藤轩风过飘霜叶,夜半琤琮杂飞雪。连朝酝酿今始成,便冀遗蝗先殄绝。
龙公试手兴颇豪,初势疑压筼筜折。只怜宿鸟一时惊,且任行踪三径灭。
十月二十八日枕上闻飞雪有声移时遂止怅然感赋仿欧阳公禁体用东坡聚星堂韵。清代。李超琼。藤轩风过飘霜叶,夜半琤琮杂飞雪。连朝酝酿今始成,便冀遗蝗先殄绝。龙公试手兴颇豪,初势疑压筼筜折。只怜宿鸟一时惊,且任行踪三径灭。年来须鬓半星星,坐叹流光如电掣。青山此际改苍颜,定似吾衰皴面缬。歌词正拟叶阳春,厅事还思铺木屑。岂知滕六竟遄回,翳凤琼楼去飘瞥。麦根薄润曾何济,占丰恐负吴农说。念之辗转不成眠,自笑黄紬冷于铁。
满江红(四之四·仙吕调)。宋代。柳永。匹马驱驱,摇征辔、溪边谷畔。望斜日西照,渐沈山半。两两栖禽归去急,对人相并声相唤。似笑我、独自向长途,离魂乱。中心事,多伤感。人是宿,前村馆。想鸳衾今夜,共他谁暖。惟有枕前相思泪,背灯弹了依前满。怎忘得、香阁共伊时,嫌更短。
阅世亭诗赠任仲微。宋代。苏轼。任公镇西南,尝赠绕朝策。当时若尽用,善阵无赫赫。凄凉十年后,邪正久已白。却留封德彝,天意眇难测。象贤真骥种,号诉甘百谪。岂云报私仇,祸福指络脉。高才食旧德,但恐里门窄。伤心千骑归,赠印黄壤隔。惟有亭前桧,阅世不改色。千年与井在,记此王粲宅。
陬操。清代。佚名。周道衰微,礼乐陵迟。文武既坠,吾将焉归。周游天下,靡邦可依。凤鸟不识,珍宝枭鸱。眷然顾之,惨然心悲。巾车命驾,将适唐都。黄河洋洋,攸攸之鱼。临津不济,还辕息鄹。伤予道穷,哀彼无辜。翱翔于卫,复我旧庐。从我所好,其乐只且。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正断魂魂断,闪闪摇摇。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从今后,酸酸楚楚,只似今宵。
青遥。问天不应,看小小双卿,袅袅无聊。更见谁谁见,谁痛花娇?谁望欢欢喜喜,偷素粉,写写描描?谁还管,生生世世,夜夜朝朝。
凤凰台上忆吹箫·寸寸微云。清代。贺双卿。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正断魂魂断,闪闪摇摇。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从今后,酸酸楚楚,只似今宵。青遥。问天不应,看小小双卿,袅袅无聊。更见谁谁见,谁痛花娇?谁望欢欢喜喜,偷素粉,写写描描?谁还管,生生世世,夜夜朝朝。
寄怀方伯滕师二首 其二。明代。胡应麟。十载频含帝命驰,挂冠偏称黑头时。风云一代归文苑,日月千秋弄武夷。白傅诗情囊草在,谢公幽兴杖藜知。扁舟九曲谁言远,极目桃花遍路岐。
访胡守中不遇。明代。释宗泐。入郭寻君不见君,柴门閒对一溪云。空山积雪无行路,何处今朝友鹿群。
倦寻芳(闺思)。宋代。潘汾。兽钚半掩,鸳甃无尘,庭院潇洒。树色沉沉,春尽燕娇莺姹。梦草池塘青渐满,海棠轩槛红相亚。听箫声,记秦楼夜约,彩鸾齐跨。渐迤逦、更催银箭,何处贪欢,犹系骄马。旋剪灯花,两点翠眉谁画。香灭羞回空帐里,月高犹在重帘下。恨疏狂,待归来、碎揉花打。
赋雪和张子野巡字韵。元代。赵秉文。翰林风骨玉为神,天遣檐花送酒巡。侍从骅骝应白凤,神仙官府不红尘。悬知颍尾风流旧,不及鳌头句法新。天上玉堂谁得见,风光衮衮笔头春。
象之席上赋得寒字。宋代。韩维。爱子林亭胜,高秋驻马鞍。梨红先著露,竹碧自生寒。惨戚伤多事,淹留强一欢。所嗟怯杯酌,不得倒吾冠。
题朱孝子卷后二首 其二。元代。曹伯启。人品元来本不殊,良心一失蔓难图。好将孝子朱郎事,提耳谆谆诲八区。
枕簟入林僻花瓜留客迟十韵。宋代。叶茵。同为山泽癯,半分渔樵席。我不践期境,谁肯赏兹僻。
送南京冢宰紫岩刘公考绩入京。明代。林文俊。天曹最绩奏神京,望重三朝属老成。江上晓云侵旆湿,梅边腊雪照船明。人传左右虚台席,帝眷尚书识履声。共喜兹行归鼎轴,致君应见世升平。
送叶秀才赴举兼呈吕少监。唐代。方干。君辞旧里一年期,艺至心身亦自知。尊尽离人看北斗,月寒惊鹊绕南枝。书回册市砧应绝,棹出村潭菊未衰。与尔相逢终不远,昨闻秘监在台墀。
玉师挽章。明代。徐渭。只鞋葱岭去三年,两瓮团团岭个边。劫火只思将骨化,寒花依旧护人眠。我虽活在如笼鸟,子巳潇然作蜕蝉。安得骑牛天竺道,月明重话三生缘。
寄陆长庚。明代。宗臣。天涯一自失论文,岂有同心不忆君。孤客逢秋悲蓟草,尺书经岁阻江云。清时易别烟霞路,明月难随鹿豕群。便欲投簪沧海去,兵戈消息不堪闻。
清湖。宋代。王庭。万顷灵湫带碧烟,源泉混混自山前。四时每涨空中雨,一片常涵镜里天。星斗转时银汉近,芙蓉开处彩屏连。鱼龙久跃平深处,变化应知在异年。
南英会芳亭。宋代。徐经孙。众芳会处得春多,草色随人气亦和。闻道吾宗好兄弟,棣花香里细吟哦。
题归雁亭。宋代。王炎。江湖冰泮草生时,鸿雁南来又北归。莫谩说归归不早,青云高处有危机。
道出襄城遇大风于野。宋代。宋庠。此路前闻七圣迷,风霾终日暗天涯。心如摇旆头如葆,却羡枯桑了不知。
声声慢。金朝。王哲。金关叩户,玉锁扁门,闲里不做修持。杳默昏冥谁会,舞弄婴儿。睡则擒猿捉马,醒来后、复采琼芝。每依时,这功夫百日,只许心知。自在逍遥做就,唯舒展,红霞光彩敷披。罩定灵明,方见本有真慈。一粒神丹结正,三重焰、紧紧相随。遇瑶池,透青霄、顶上无为。
柳梢青(侍宴禁中和张知合应制作)。宋代。曾觌。梅粉轻匀。和风布暖,香径无尘。凤阁凌虚,龙池澄碧,芳意鳞鳞。清时酒圣花神。对内苑、风光又新。一部仙韶,九重鸾仗,天上长春。
送文叔入都兼简陈元龄周畏知文叔之弟华叔。宋代。赵蕃。松谷门无锁,迂斋席有尘。山林从寡伴,台阁政须人。才识思难弟,仪型想伯仁。诸公皆衮衮,老子自踆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