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名者舞。宋代。辛弃疾。听我三章约。有谈功、谈名者舞,谈经深酌。作赋相如亲涤器,识字子云投阁。算枉把、精神费却。此曾不如公荣者,莫呼来、政尔妨人乐。医俗士,苦无药。当年众鸟看孤鹗。意飘然、横空直把,曹吞刘攫。老我山中谁来伴,须信穷愁有脚。似剪尽、还生僧发。自断此生天休问,倩何人、说与乘轩鹤。吾有志,在沟壑。
《贺新郎(韩仲止判院山中见访,席上用前韵)》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听我三章约。
有谈功、谈名者舞,
谈经深酌。
作赋相如亲涤器,
识字子云投阁。
算枉把、精神费却。
此曾不如公荣者,
莫呼来、政尔妨人乐。
医俗士,苦无药。
当年众鸟看孤鹗。
意飘然、横空直把,
曹吞刘攫。
老我山中谁来伴,
须信穷愁有脚。
似剪尽、还生僧发。
自断此生天休问,
倩何人、说与乘轩鹤。
吾有志,在沟壑。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辛弃疾在山中寂寞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转和人生意义的思考。诗中通过描述自己的境遇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等世俗事物的淡漠态度,抒发了对友谊、真知灼见和追求高尚理想的渴望。作者感叹自己的志向和理想无法得到世人的理解和赏识,同时也表达了对于人生无常和挫折的忧虑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辛弃疾独特的写作风格,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苦闷。通过描绘自己在山中的孤独景象,以及对功名利禄的冷眼旁观,作者表达了对于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思考。
诗中也描绘了作者对友谊和真知灼见的向往,希望能够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追求高尚的理想。然而,作者感到自己的志向和理想常常被误解和忽视,无法获得世人的认同和欣赏。这种对于人生无常和挫折的反思,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整首诗词以自嘲和自省的方式,展现了辛弃疾对于人生和时代的感慨和痛苦。通过山中寂寞、孤独的描绘,以及对于人生意义和追求的思考,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和追求的坚守,同时也流露出对于人生困境和无奈的苦闷之情。这使得这首诗词具有一种深沉而内敛的情感,引发人们对于人生意义和追求的思考。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