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忽聚还散

出自宋代刘克庄的《诘旦思之世岂有不押之韵辄和北山十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ū hū jù hái sàn,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忽忽聚还散,荧荧暗复明。
去嫌灭烛秽,来照读书清。
不必烦罗扇,何妨屏铁檠。
蚌珠大如月,不及尔身轻。
()
忽忽:(形)①形容时间过得很快:离开杭州,~又是一年。[反]悠悠。②(书)形容失意或迷惘:~如有所失。
荧荧:1.小火。2.光闪烁貌。3.光艳貌。4.微弱的样子。
烛秽蚌珠:蚌珠bàngzhū蚌体内产的珍珠,“老蚌生珠”,比喻晚年得子。
不及:(动)①不如:在学习方面我~他。[反]超过。②来不及:后悔~|避之唯恐~。
身轻

《诘旦思之世岂有不押之韵辄和北山十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忽忽聚还散,荧荧暗复明。
去嫌灭烛秽,来照读书清。
不必烦罗扇,何妨屏铁檠。
蚌珠大如月,不及尔身轻。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读书的思考和感悟。诗中描述了忽聚忽散的光明,象征着知识的启迪和消散。作者认为,读书可以使人摆脱烦恼和污秽,使心灵得到净化和明亮。他认为读书的过程中不需要繁琐的罗扇,也不需要铁檠的屏障,因为读书的力量可以超越这些物质的束缚。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读书的珍视,将读书的价值比喻为大如月的蚌珠,而自己的轻盈则不及其身。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读书的理解和推崇。通过对光明的描绘,作者将读书的作用与光明的启迪相联系,强调了读书对于心灵的净化和明亮的作用。诗中的"忽忽聚还散"和"荧荧暗复明"形象地描绘了知识的涌现和消散的过程,给人以启发和思考。作者通过"去嫌灭烛秽,来照读书清"的表达,强调了读书对于摆脱烦恼和污秽的作用,以及读书给人带来的清明和明亮。最后两句则通过对蚌珠和身轻的比喻,突出了读书的珍贵和轻盈的特点。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读书的独特见解,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刘克庄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