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酬马上篇

出自宋代梅尧臣的《和应之还邑道中见寄》,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īn chóu mǎ shàng piā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向老思旧交,欲见恨无翅。
前时君来都,欣喜乃一至。
亦既勤我怀,酌酒去拘忌。
自从离洛阳,此会无三四。
谢尹最贤豪,已嗟存没异。
因酬马上篇,遂写相逢意。
()
君来,酌酒,拘忌,没异

《和应之还邑道中见寄》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向老思旧交,欲见恨无翅。
前时君来都,欣喜乃一至。
亦既勤我怀,酌酒去拘忌。
自从离洛阳,此会无三四。
谢尹最贤豪,已嗟存没异。
因酬马上篇,遂写相逢意。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老友的思念之情,希望能够再次相见,但却感到无奈。诗人回忆起以前朋友来访的时候,自己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也曾尽力款待朋友,不拘泥于繁琐的礼节。自从离开洛阳以后,再次相聚的机会已经不多了。诗人感叹谢尹这位贤豪的才华,同时也感叹人生的变迁。最后,诗人以此诗回应了马上篇的诗作,表达了相逢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回忆过去的相聚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对友情的真挚感受。诗中的洛阳象征着友人的所在地,离开洛阳后再次相聚的机会变得渺茫,增加了诗人的思念之情。最后,诗人以此诗回应了马上篇的诗作,表达了相逢的心情,进一步强调了友谊的重要性。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和对友情的珍视,给人以温暖和共鸣的感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