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山行。宋代。梅尧臣。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参考资料:
1、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75-76
2、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7-28
诗作于公元1040年(宋仁宗康定元年)。当时作者三十九岁。这首五言律诗写鲁山行的野景、野趣,突出表现山林的幽静和山行者的愉悦心情。
参考资料:
1、张长青.《中国古典诗词名篇文化鉴赏》: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第617页
这是一首五律,但不为格律所缚,写得新颖自然,曲尽山行情景。这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斑斓多姿的山景图。山路崎呕,对于贪图安逸,怯于攀登的人来说,“山行”不可能有什么乐趣。山野荒寂,对于酷爱繁华,留恋都市的人来说,“山行”也不会有什么美感和诗意。
首联一开头就将这一类情况一扫而空,兴致勃勃地说:“适与野情惬”——恰恰跟作者爱好山野风光的情趣相合。下句对此作了说明:“千山高复低。”按时间顺序,两句为倒装。一倒装,既突出了爱山的情趣,又显得跌宕有致。“千山高复低”,这当然是“山行”所见。看见了山野非常喜爱,心中很满足,群山连绵起伏的,时高时低,一个“惬”字,足以体会出当时作者心满意足的心情。“适与野情惬”,则是 “山行”所感。首联只点“山”而“行”在其中。
颔联进一步写“山行”。“好峰”之“峰”即是“千山高复低”;“好峰”之“好”则包含了诗人的美感,又与“适与野情惬”契合。说“好峰随处改”,见得人在“千山”中继续行走,也继续看山,眼中的“好峰”也自然移步换形,不断变换美好的姿态。第四句才出“行”字,但不单是点题。“径”而曰“幽”,“行”而曰“独”,正合了诗人的“野情”。着一“迷”字,不仅传“幽”、“独”之神,而且以小景见大景,进一步展示了“千山高复低”的境界。山径幽深,容易“迷”;独行无伴,容易“迷”;“千山高复低”,更容易“迷”。著此“迷”字,更见野景之幽与野情之浓。
颈联“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互文见意,写“山行”所见的动景。“霜落”则“林空”,既点时,又写景。霜未落而林未空,林中之“熊”也会“升树”,林中之“鹿”也要“饮溪”;但树叶茂密,遮断视线,“山行”者很难看见“熊升树”与“鹿饮溪”的野景,作者特意写出“霜落”、“林空”与“熊升树”、“鹿饮溪”之间的因果关系,正是为了表现出那是“山行”者眼中的野景。惟其是“山行”者眼中的野景,所以饱含着“山行”者的“野情”。“霜落”而“熊升树”,“林空”而“鹿饮溪”,很是闲适,野趣盎然。
尾联“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让人感觉余味无穷。杜牧的“白云生处有人家”,是看见了人家。王维的“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是看不见人家,才询问樵夫。这里又是另一番情景:望近处,只见“熊升树”、“鹿饮溪”,没有人家;望远方,只见白云浮动,也不见人家;于是自己问自己:“人家在何许”呢?恰在这时,云外传来一声鸡叫,仿佛是有意回答诗人的提问:“这里有人家哩,快来休息吧!”两句诗,写“山行”者望云闻鸡的神态及其喜悦心情,都跃然可见、宛然可想。
参考资料:
1、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7-28
2、 缪钺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83-85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和乐周弟寄韵 其二。明代。郭棐。寺当南北二禺间,今日重游次第攀。尘净禅房僧入定,月明仙境鹤空还。山光满座云藏寺,峡影奔湍水倒湾。赏兴未穷青未了,数声钟磬隔人寰。
病中宿宜阳馆闻雨。唐代。李约。难眠夏夜抵秋赊,帘幔深垂窗烛斜。 风吹桐竹更无雨,白发病人心到家。
次韵子瞻游甘露寺。宋代。苏辙。去国日已远,涉江岁将阑。东南富山水,跬步留清欢。迁延废行迈,忽忘身在官。清晨涉甘露,乘高弃征鞍。超然脱阛阓,穿云抚朱栏。下视万物微,惟觉沧海宽。潮来声汹汹,望极空漫漫。一一渡海舶,冉冉移樯竿。水怪时出没,群嬉类豭羱。幽阴自生火,青荧复谁钻。石头古天险,凭恃分权瞒。疑城曜远目,来骑惊新观。聚散定王业,成毁犹月团。金山百围石,岌岌随涛澜。犹疑汉宫廷,屹立承露盘。狂波恣吞噬,万古嗟独完。凝眸厌滉漾,绕屋行盘跚。此寺历今古,遗迹皆龙鸾。孔明所坐石,牂?历非人刊。经霜众草短,积雨青苔寒。萧翁嗜佛法,大福将力干。坡陁故镬在,甲错苍龙蟠。卫公秉节制,佛骨埋金棺。长松看百尺,画像留三叹。新诗语何丽,传读纸遂刓。嗟我本渔钓,江湖心所安。方为笼中闭,仰羡天际抟。游观惜不与,赋咏嗟独难。俸禄藉升斗,齑盐嗜咸酸。何时扁舟去,不俟官长弹。
颂古一百首。宋代。释智愚。夜阑天际堕金盆,膝上焦桐调转新。易水悲风轻按指,鸾胶难续断肠人。
太常引。元代。舒*。□□山色共承宣。君秩满、我迟延。几度醉花前。曾怪杀、春山杜鹃。菱花再照,鸾胶再续,应笑雪盈颠。深夜语婵娟。也曾是、都门少年。
七律·长征。近现代。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移松二首 其二。宋代。谢薖。河出昆崙派九州,屹然砥柱立中流。苍松若比丘山重,岂但回头费万牛。
眼病中遣闷二十首 其十九。宋代。李祁。萧然冥坐味醰醰,风景分明我熟谙。杨柳有情青塞北,春阴无定湿江南。
甲戌八月初九夜武康山中洪水骤发越十日漕司。宋代。董嗣杲。甲戌缠国哀,时属秋八月。近辅馀英山,洪水中夜发。狼藉彻旬雨,拔地殊飘忽。滔天肆奔迸,变幻起崷崒。徒步登县楼,浩渺沉林樾。妖氛混泽气,势极火焰突。绵亘山下乡,逃难想颠蹶。晨兴雨更澍,邑屋已隉杌。高跳空刺肠,何异睹溟渤。飘尸不可计,可者布竹筏。栖危或得命,其奈服食阙。号天天不闻,不若就灭没。瀑派裂青山,溪岸奔尸骨。杵臼埋虚沙,蛇虺出深窟。边方乘孔殷,糜烂事征伐。民生不奠枕,复罹此酷罚。隐忧非一端,国脉存如发。检涝亦具文,民力各已竭。岂知坐困穷,终岁常矻矻。奉行亦漫尔,持论敢躐越。步步涉坑堑,路梗劳舆卒。归愁强就床,魂梦随恍惚。
南粤行。明代。皇甫汸。南粤由来本受降,置亭列障赐称王。丹砂岁岁通勾漏,白雉年年献越裳。曾是金缯忘汉德,也因玉帛阻炎荒。炎荒迢遥限疆土,君王中叶恢英武。校猎谁云汉武雄,安民不让周文怒。昆明习兵深凿池,细柳行营远劳师。羽檄流星飞甲胄,楼船横海蔽旌旗。楼船羽檄下缤纷,刁斗衔枚处处闻。甲胄夜开鱼丽阵,旌旗朝合虎贲军。神谟不战已威加,陀王纳款遂踰沙。指顾泰山盟作砺,并吞瀚海化为家。马援功期勒铜柱,捐之议寝弃珠崖。珠崖铜柱古如此,瘴疠氛祲万馀里。奋身欲屠象郡城,膏血直溅龙门水。始知陆贾善行成,肯学张骞虚奉使。留滞周南望九重,请缨天北恨无从。六月凯旋歌薄伐,一朝书奏愿登封。
翰林风月进多才,满袖春风下玉阶。执金鞭跨马离朝外,插金花坠帽歪,气昂昂的胸卷江淮。昨日在十年窗下,今日在三公位排,读书人真实高哉。石崇犹自恨无钱,彭祖焚香愿万年。唐明皇犹道无家眷,刘伶道天生酒量浅,陈抟昼夜无眠。秦始皇口招人怨,遭王巢道何曾有罪愆,都瞒不了惨惨青天。
【双调】水仙子_翰林风月进。元代。张可久。翰林风月进多才,满袖春风下玉阶。执金鞭跨马离朝外,插金花坠帽歪,气昂昂的胸卷江淮。昨日在十年窗下,今日在三公位排,读书人真实高哉。石崇犹自恨无钱,彭祖焚香愿万年。唐明皇犹道无家眷,刘伶道天生酒量浅,陈抟昼夜无眠。秦始皇口招人怨,遭王巢道何曾有罪愆,都瞒不了惨惨青天。
送赵山人归旧山。宋代。欧阳修。屈贾江山思不休,霜飞翠葆忽惊秋。吟抛楚畹兰苕老,归有淮山桂树留。聒耳春池蛙两部,比封秋坞橘千头。嗔条怒颖真堪愧,莫染衣尘更远游。
将军少年英气豪,学剑论兵谈六韬。龟纹璅甲紫丝辔,虎皮鞍鞯红锦袍。
三尺雕刀两斛力,八岁龙驹双佩刀。不愤旄头如火赤,从驾南征破蛮陌。
荆州护卫指挥陈公伯英鞍马之暇焚香吟诗高怀雅量令人起敬赋诗承教。明代。刘炳。将军少年英气豪,学剑论兵谈六韬。龟纹璅甲紫丝辔,虎皮鞍鞯红锦袍。三尺雕刀两斛力,八岁龙驹双佩刀。不愤旄头如火赤,从驾南征破蛮陌。鸿雁啼霜瘴月昏,骆驼载雪狼烟湿。羽檄流星烽火连,搴旗誓欲静三边。衔枚榆塞金疮苦,洗箭沙泉战血膻。柳营日落鸣笳鼓,玉帐筹边月当午。酒压蒲萄壮士歌,花插真珠美人舞。奏凯归来拜玉墀,天恩颁宴画楼西。汉家未数萧曹业,麟阁丹青姓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