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谁似李文饶。宋代。梅尧臣。持归汉省青绫被,去看吴都白马潮。叠鼓渡江寒浪伏,鸣铙入境野云飘。鱼穿杨柳夸鲜脍,人采芙蓉学细腰。家有二槐为太守,弟兄谁似李文饶。
《送王郎中知江阴》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持归汉省青绫被,
去看吴都白马潮。
叠鼓渡江寒浪伏,
鸣铙入境野云飘。
鱼穿杨柳夸鲜脍,
人采芙蓉学细腰。
家有二槐为太守,
弟兄谁似李文饶。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送别王郎中前往江阴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阴的美景和王郎中的离别,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思念之情。
赏析:
诗的开篇,诗人提到王郎中持着归汉省的青绫被,意味着他即将离开故乡。接着,诗人描述了王郎中前往江阴观赏白马潮的情景,白马潮是江阴的一大自然景观,形容其壮丽景色。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王郎中渡江的场景,叠鼓声中,寒浪低伏,形容江水寒冷而汹涌。随后,鸣铙声响起,王郎中进入江阴的境界,野云飘荡,给人一种神秘而壮丽的感觉。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鱼穿杨柳夸鲜脍、人采芙蓉学细腰的形象描绘了江阴的美景和风俗。鱼穿杨柳夸鲜脍,形容江阴的鱼肴美味可口;人采芙蓉学细腰,形容江阴女子的容貌婀娜动人。
最后两句,诗人提到自己家中有二槐为太守,弟兄中没有人能像李文饶那样出色。这是诗人对自己家族的自豪和对李文饶的赞美。
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江阴的美景和王郎中的离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家族和李文饶的敬佩之情。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