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寡与期

出自宋代梅尧臣的《刘牧殿丞通判建州》,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ǎi nèi guǎ yǔ qī,诗句平仄:仄仄仄仄平。
平生交游少,海内寡与期
识君且恨晚,一见已将离。
人言何嗟别,曾此非旧知。
借曰匪我旧,亦既接音词。
譬彼空林鸟,止息偶同枝。
忽有振翮去,尚尔鸣声悲。
我今临流送,安顾俗所为。
()
平生,寡与期,恨晚,一见,非旧知,音词,止息,所为

这首诗词《刘牧殿丞通判建州》是宋代梅尧臣所作。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平生交游少,海内寡与期。
识君且恨晚,一见已将离。
人言何嗟别,曾此非旧知。
借曰匪我旧,亦既接音词。
譬彼空林鸟,止息偶同枝。
忽有振翮去,尚尔鸣声悲。
我今临流送,安顾俗所为。

诗意:
这首诗词描写了作者与刘牧殿丞的离别之情。诗中表达了作者与刘牧殿丞的友谊不久、见面次数寥寡、交往范围有限的遗憾。作者感到遗憾的是,虽然终于见面了,却又即将离别。人们对他们的离别表示痛惜,但他们并不是旧识。作者称刘牧殿丞为“非我旧”,意味着他们并不是很久以前就相识,但彼此早已接触过音信。作者借用鸟儿在空林中停歇在同一树枝上的情景来形容他们的相似之处,但忽然有一只鸟振翮而去,鸣声悲哀。最后,作者以俗世的形式送别刘牧殿丞。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淡泊的语言表达了人情离别之感。作者平淡而真挚地表达了与刘牧殿丞的相识不久,见面次数有限的遗憾之情。他们之间的友谊虽然短暂,但已经建立起音信的联系。通过比喻空林中的鸟儿,作者传达了他们的相似之处和离别的悲伤。最后,作者以俗世的形式送别对方,流露出对刘牧殿丞的祝福和告别。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表达了友谊短暂而宝贵的主题,给读者一种深思和共鸣的感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