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欲谁邻

出自宋代梅尧臣的《访报本简长老》,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qīng jìng yù shuí lín,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比泛苕溪来,初逢卞山雨。
雨收精舍出,喜与高僧语。
门临水若监,万象皆可睹。
清净欲谁邻,野莲无处所。
()
初逢精舍:精舍最初是指儒家讲学的学社,后来也指出家人修炼的场所为精舍。
高僧:高僧gāosēng道行修炼达到较高水平的僧侣
万象:(名)一切事物或景象:~更新|包罗~。
清净:(形)①没有外界事物打扰:耳根~。[反]喧扰。②佛教、道教指远离人世烦恼:~无为。

《访报本简长老》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比泛苕溪来,初逢卞山雨。
雨收精舍出,喜与高僧语。
门临水若监,万象皆可睹。
清净欲谁邻,野莲无处所。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梅尧臣拜访报本寺的长老的情景。他泛舟在苕溪上,突然遇到了下雨,雨停后,他来到了报本寺,与一位高僧进行了交谈。寺门临水,宛如一座监狱,但门内的景象却是如此广阔多样,可以观察到万物的变化。梅尧臣感叹这样的清净境地,却不知道还有谁能与他共享这份宁静。他提到了野生莲花,暗示着他自己的心境,无法找到一个真正宁静的归宿。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山寺的景象,同时抒发了梅尧臣内心的感受。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的对比来表达作者对于清净境地的向往和思考。

首先,诗人通过描绘泛舟苕溪的情景,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化和不可预测性。下雨的突然降临增添了一丝戏剧性,也凸显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

接着,诗人来到报本寺,通过描述寺门临水的景象,寓意着世俗的束缚与人心的囚禁。然而,诗人又指出寺门内的景象却是丰富多彩的,万象皆可观察。这种对寺内外景象的对比,呈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境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清净境地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诗人提到了野莲,象征着自然中的纯洁和宁静。诗人不禁思考,这样的清净境地,又有谁能与他共享呢?这表达了作者对于寻找心灵归宿的渴望和困惑。

整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了寺庙和自然景物的对比,通过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思考和渴望。这首诗以其清新的意境和哲思的内涵,展示了梅尧臣的诗才和对人生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