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书藤纸争持去。宋代。梅尧臣。京兆外郎称善书,当时相与集江都。日书藤纸争持去,长钩细画如珊瑚。自兹乖隔三十载,始驾吾乡别乘车。吾乡素夸紫毫笔,因我又加苍鼠须。最先赏爱杜丞相,中间喜用蔡君谟。尔後仿传无限数,州符县板仍抹涂。鼠虽可杀不易得,猫口夺之烦叱驱。若君字大笔亦大,穿墉琐质无长胡。君到官,治事余。呼诸葛,试问渠。
《送杜君懿屯田通判宣州》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送别杜君懿,前往宣州担任通判。
曾在京兆为外郎,以书法技艺著称,
曾与他人聚集在江都交流。
他用藤纸书写,使人争相竞购,
他的长钩细画像珊瑚一样精致。
三十年过去了,我们分别乡里,
如今他乘车离去,离开了我的家乡。
我家乡一直以紫毫笔自夸,
因为我加入了苍鼠须作为墨色。
最初我欣赏并喜爱杜丞相的才华,
中间我喜欢并使用了蔡君谟的文才。
之后我模仿他们的风格,无数次地创作,
州符县板上的字迹仍然模糊不清。
像捕捉老鼠一样,虽然可以杀死它们,但却不容易捕获,
猫儿嘴巴抢夺,令人烦恼地驱赶。
如果你的字和你的笔一样大,
那么就像穿过城墙的细小缝隙,琐碎的事物无法长留。
你到了官职,处理事务已经足够,
请呼唤诸葛亮,向他请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梅尧臣写给杜君懿的送别之作。梅尧臣先赞美杜君懿在书法方面的才华,他的书法作品以长钩细画,特别精致,引起了人们的争相购买。梅尧臣与杜君懿曾在江都相聚,共同交流书法艺术。然而,三十年过去了,他们分别离开了家乡,杜君懿离开时乘坐车辆,而梅尧臣则用苍鼠须墨来继续书写。
梅尧臣接着提到他对杜丞相和蔡君谟的赞赏和喜爱。杜丞相可能指杜撰,也就是杜牧,他是唐代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蔡君谟则是指蔡沈,他是宋代的文学家。梅尧臣受到了这些文人的影响,开始模仿他们的风格,并在州符县板上书写自己的作品。然而,由于时间的流逝,这些字迹已经模糊不清。
最后,梅尧臣用捕捉老鼠的隐喻,表达了自己对于写作的理解。他认为写作就像捕捉老鼠一样,虽然可以杀死老鼠,但捕获老鼠却不容易,而且还需要应对各种困扰。他希望杜君懿在官职上能够处理好事务,如果有需要的话,不妨向诸葛亮请教。
整首诗词通过对书法、交流、离别和写作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杜君懿的赞赏和送别之情。同时,通过隐喻的运用,也展现了作者对写作过程的思考和理解。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对艺术的热爱,展示了宋代文人的风采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