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世俾勿丧

出自宋代梅尧臣的《陆子履示秦篆宝》,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àn shì bǐ wù sàng,诗句平仄:仄仄仄仄仄。
秦既并诸侯,斯乃一度量。
铸宝以永传,万世俾勿丧
精铜不生花,小篆著丞相。
一没咸阳宫,千秋事更王。
陆君居洛城,客有来渭上。
曰因农人耕,发壤破石藏。
遂获此物还,文完字何壮。
始号为皇帝,立语已超旷。
意将愚黔首,衅起危博浪。
其後同玉玺,不随骊山葬。
今蓄於君家,徒尔资奇尚。
物以用为珍,异时皆似妄。
()
诸侯:(名)古代帝王统辖下的列国君主的统称。
度量:(名)指能宽容人的限度。也作肚量。
精铜丞相:中国古代官名。三国以后是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即百官之长。
千秋:(名)①形容年代非常久远:万代~。②敬辞,旧指人的寿辰。

《陆子履示秦篆宝》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秦既并诸侯,斯乃一度量。
铸宝以永传,万世俾勿丧。
精铜不生花,小篆著丞相。
一没咸阳宫,千秋事更王。
陆君居洛城,客有来渭上。
曰因农人耕,发壤破石藏。
遂获此物还,文完字何壮。
始号为皇帝,立语已超旷。
意将愚黔首,衅起危博浪。
其后同玉玺,不随骊山葬。
今蓄於君家,徒尔资奇尚。
物以用为珍,异时皆似妄。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陆子履展示秦篆宝的情景。诗人通过描绘秦朝统一诸侯的伟大事业,表达了对这块铸造的宝物能够传承千秋并不被遗失的期望。诗中提到,这件宝物是用精铜铸造的,没有过多的装饰,上面刻有小篆字,以示它曾经属于丞相。诗人将咸阳宫的沉没与这件宝物联系起来,强调了它所承载的千秋事业。陆子履作为一位居住在洛阳的贵族,有人来到渭河上拜访他,告诉他这件宝物是在农民耕作时发现的,埋藏在破碎的石块下面,于是他将它带回家,展示给大家。这件宝物文辞完整,字迹壮丽,开始时作为皇帝的象征,其含义已超越了当初的意义。诗人表示他希望这件宝物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激起他们对危险和浩渺世事的思考。最后,诗人提到这件宝物与玉玺一样,不会随着皇帝的葬礼而埋葬,现在它保存在陆子履的家中,只能作为一种奇异之物被赏玩。诗人表达了物以实用为珍贵的观点,暗示了在不同的时代,人们对于价值的认知可能会发生变化。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秦篆宝的思考和感慨。通过对秦朝的背景和这件宝物的渊源进行描绘,诗人展示了对历史和文化的关注。他通过描述宝物的特征、来源和历史意义,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珍视。诗人还通过将宝物与当代社会进行对比,暗示了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价值和珍宝的认知也会发生改变。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塑造了一个意境深远、意味丰富的画面,引发读者对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