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喜颜色亲。宋代。梅尧臣。朝镜恶白发,夕梦对故人。常恨道路隔,忽喜颜色亲。相笑勿问年,青铜早伤神。鸡嚎天欲白,向者犹疑真。
《九月五日梦欧阳永叔》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朝镜恶白发,
夕梦对故人。
常恨道路隔,
忽喜颜色亲。
相笑勿问年,
青铜早伤神。
鸡嚎天欲白,
向者犹疑真。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梅尧臣在梦中忽然遇见了自己已故的朋友欧阳永叔的情景,以及对于时光流逝和人事更迭的感慨。诗人在镜子前看到自己白发苍苍,令他感到苦恼;然而,在梦中与故人相见,却让他感到突然的喜悦。诗人常常痛恨朋友之间的分离,但这个梦中的重逢却让他感到亲切。他们相互笑谈,却并不问对方的年龄,因为岁月的流转已经使他们变得苍老。鸡鸣预示天将破晓,而在这个时刻,诗人仍然对梦境中的重逢之真实性心存疑虑。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朝镜、夕梦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人生易逝的感慨。诗人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白发,暗示着岁月的无情,人们不可避免地会老去。然而,在梦中与故人重逢,诗人的心情突然愉悦起来,这种对友谊和亲切感的渴望也是人之常情。诗人对于朋友间的分离表示常常的痛恨,但这个梦中的相逢却让他感到特别珍贵,显示了他对友谊的深情厚意。
诗中的"相笑勿问年"表达了诗人对于年龄和时光的淡然态度。他们相互笑谈,不去关注彼此的年龄,这是因为岁月已经使他们变得苍老,而他们之间的友情和相知却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改变。"青铜早伤神"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青铜指的是镜子,也是岁月的象征,早已伤损,暗示了人们在时间的流转中容颜不再年轻。
诗中的最后两句"鸡嚎天欲白,向者犹疑真",表达了诗人对梦中重逢真实性的怀疑。鸡鸣预示着天将破晓,而这个时刻诗人仍然对梦中的重逢是否真实存在感到疑虑。这种怀疑的态度也反映了人们对于梦境和现实之间界限的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梦境中与故人重逢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友情的思考和感慨,展示了诗人对于岁月变迁和人事更迭的深刻感受。同时,诗人对于梦境真实性的怀疑也为读者留下了一丝思考的余地。整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对于时光流逝和友情的感慨,以及对梦幻和现实之间界限的思索。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