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枇杷树。宋代。梅尧臣。山有枇杷树,树多猕猴群。高僧心不著,一似五峰云。随飚来溪口,石上起氤氲。果熟猕猴去,自向瀑涧分。
《寄隐静山怀贤长老》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上有一棵枇杷树,树上有众多猕猴群。
高僧心境超然,宛如五峰之云。
随着山风吹到溪口,瀑布旁的石头上升起雾气。
果实成熟,猕猴们离去,自然分散到瀑布涧谷之间。
诗意:
这首诗以寄托的方式表达了对隐静山的景物和怀念贤者长老的情感。诗人描绘了山上的一棵枇杷树,树上盘绕着一群猕猴,这景象生动地展示了山林的生机。然而,与这繁杂的景象相比,高僧的心境却超然自在,宛如漂浮的云彩一般。诗人接着描述了山风吹到溪口时,瀑布旁的石头上升起的雾气,给人以神秘而宁静的感觉。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果实成熟后猕猴离去的描写,似乎暗示着人事无常,一切皆有离散之时。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山林景色和僧人心境,展示了自然与人的对比。枇杷树和猕猴群生动地表现了山林的繁华和活力,而高僧的心境则体现了超脱于尘世的境界。通过描绘山风吹拂到溪口时产生的雾气,诗人营造出一种宁静神秘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与力量。最后一句描述了果实成熟后猕猴离去的情景,映射出人事无常的道理,以及一切都有离散的时刻。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禅境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和形象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同时也呈现了宋代文人对山水、禅境和人生哲理的常见关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隐喻,诗人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无常和世事的变化,同时也表达了对禅境和超脱世俗的向往。整首诗以简洁、平实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才华和思想追求。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厉鹗的名句:出自《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刘过的名句:出自《沁园春(送辛幼安弟赴桂林官)》
独孤及的名句:出自《九月九日李苏州东楼宴》
牟巘五的名句:出自《饯高仁卿农丞奉使还北》
马钰的名句:出自《黄鹤洞中仙 鸣鹤馀音卷四之》
叶适的名句:出自《安扶待制侍郎徐公挽词二首》
晁说之的名句:出自《谢仲长通判朝议兄惠顾渚茶》
陆游的名句:出自《玉局观拜东坡先生海外画像》
王安石的名句:出自《用前韵戏赠叶致远直讲》